承泰科技,一家由华为前员工创立的企业,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意图在主板市场亮相。这家公司以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为核心产品,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在业内积累了相当的声誉,甚至被誉为“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承泰科技的创始人陈承文和周珂,两位均拥有华为的工作背景,对传感器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选择了毫米波雷达作为创业方向,彼时,这一领域的技术门槛较高,且国内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市场份额主要由国际巨头如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等占据。承泰科技的崛起,不仅标志着国内企业在汽车毫米波雷达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预示着对国外企业的有力追赶。
在资本的助力下,承泰科技迅速成长。从2017年至2024年,公司共获得了8轮融资,总额超过3.5亿元。这些资金为公司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投资方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方等,形成了多元化的股东结构。然而,在上市前夕,部分早期投资者已经选择退出,将所持股份转让给其他机构或个人。
尽管承泰科技在业务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其财务状况却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营收虽然暴涨了6倍,但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研发、销售、行政等方面的开支较大,以及授予投资者的赎回权利产生的赎回负债所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持续为负,生存高度依赖外部融资。
更为关键的是,承泰科技的业务高度依赖于单一客户——比亚迪。在过去三年中,比亚迪为承泰科技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高达81.9%、91.3%和93.6%。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一旦与比亚迪的业务关系出现恶化,将对承泰科技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除了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外,承泰科技还面临着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和同行竞争的双重压力。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毫米波雷达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承泰科技的主要产品毫米波雷达的平均售价在三年内降幅达到了26.1%。同时,激光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价格下探,也对毫米波雷达市场构成了潜在威胁。一旦激光雷达价格降至与毫米波雷达相当的水平,其技术优势和感知能力将可能对毫米波雷达形成“降维打击”。
承泰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面临着客户集中度高、产品价格下滑和同行竞争等多重风险。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公司需要加强客户开拓和市场多元化,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议价地位,同时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变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