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达学子海外课堂纪实
———
与全球顶级航空发动机企业
劳斯莱斯零距离接触
伦敦时间6月24日下午,上海立达学院海外课堂迎来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企业实践”体验——前往全球顶级航空发动机企业劳斯莱斯企业,亲身体验全球顶级航发企业的制造与研发流程,不仅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真实触感,更为他们的学业与职业规划带来了深远影响。
劳斯莱斯,作为全球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制造商,始终以其卓越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引领行业发展。学子们们踏入劳斯莱斯航空发动机工厂的那一刻,便被眼前飞行器部件深深吸引,每一个环节和零件都彰显着这家百年企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初入殿堂:跨越时空的百年航发传承
当立达学子走进劳斯莱斯航空发动机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区里从Eagle、Merlin到现代高性能Trent系列发动机的演进历程。历史与技术交汇之处,课堂上抽象的气体动力学与结构力学,瞬间被赋予时空坐标,让学子的专业学习获得更鲜活、更立体的意义。
深入生产中心:感受精密工程与自动化融合
在核心制造区,学子们目睹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自动化协同作业。无论是燃烧室模块、气涡轮叶片的微米级加工,还是“蛇形臂”“六足行走机器人”等先进检测设备,现场表现都令人惊叹。这些设备不仅实现高精度加工,也承担现场检测、维修功能,展示了航发制造中对“高可靠性、高效率、低碳排放”的不懈追求。
课堂理论“激活”与细节意识觉醒
在这一过程中,课堂知识被真实地“激活”:热力学、流体力学、结构理论在装配、检测与机器人演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零件的微米级质量标准与严苛检测,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工程学习中“严谨细致必不可少”的底线;接触智能制造与自动检测技术后,他明晰了未来的科研路径和个人专业深耕方向。
在与现场工程师的深入交流中,让立达学子完成了职业认知与成长素养的跃升。立达学子通过这次参访,从课堂迈向实践、从理论走向真实,以亲身体验完成了认知与能力的双重跃升。此次探访不仅深化了知识理解、培养了严谨态度,还激发了其对科研与职业方向的清晰思考。
工程师现场的讲解,让学子们在心智上从一名学生跃迁至工程从业者的门槛,为今后科研实践、团队协作与专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此次海外课堂实践,生动演绎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也体现出上海立达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打造高质量、国际化、前沿化学习平台的教育理念。期待未来让每一位学子都能走出课堂,在世界顶级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来源 | 宣传策划中心
编辑 | 高榕蔓
审核 | 张鹏年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