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传说中黎巴嫩土豪大手一挥,砸下1亿美元要让高合“死而复生”;
另一边呢,高合创始人丁磊却因为区区38.84万元的劳动争议款,被法院直接限高——什么飞机、高铁、星级酒店,说封就封。
这事听着是不是有点魔幻?但它偏偏就是真的。
你说,这要是普通小公司也就算了,可问题是这是刚官宣“复产”没几天的高合啊!刚刚还在高调喊“卷土重来”,结果转头就因为几十万的欠款被限制高消费,这剧情反转得比国产宫斗剧还快。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笔钱,其实不是多大的款项,但却揭开了一个更扎心的真相:高合的资金链,可能真的还没缓过来。
别忘了,今年年初高合宣布停工停产,供应商追款、员工维权的新闻一度刷屏。好不容易等来个中东金主,宣布重启工厂、量产HiPhi Y、Z和A,大家还以为这回能真复活。
但现实呢?38万元的纠纷都能把创始人限高了,说明什么?
——要么是账上真没多少钱了,要么就是账多得根本来不及理,甚至可能连老账都还没还清。
更有网友吐槽:
“黎巴嫩那位投的不是钱,是情怀吧?”
“1亿美元都没流到中国来,高合这波是靠PPT营业吗?”
当然,也有乐观派说:这种劳动仲裁案流程本来就复杂,丁磊可能只是“躺枪”,并不意味着资金链真的断了。
可站在吃瓜群众角度来看,这场“高合重启”的戏,越演越悬疑,从创始人高调回归,到中东资本入局,再到被限高,一切都太有戏剧张力了。
但说到底,一家车企能不能真正活下去,拼的不是发布会有多震撼、新闻稿有多好看,而是——账能不能结清,车能不能造出来,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