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中国、沙特两国即将迎来建交35周年之际,备受瞩目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传来喜讯:该项目核心动力设备——由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超大型裂解气压缩机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顺利交付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这台被誉为“龙头心脏”的大国重器,再次见证了沈鼓集团推进我国重大装备核心技术从“跟跑”到“并跑”,正在迈向“领跑”的发展加速度。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作为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外资第三批专班项目,总投资448亿元,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的重要实践。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150万吨乙烯的能力,最高可达180万吨,刷新全球乙烯装置年产能新纪录。不仅能带动上下游近2000亿元投资规模,更将有效降低我国高端化工产品对外依存度,满足市场和客户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乙烯装置是整个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龙头,而沈鼓集团为该项目自主研制的乙烯“三机”可谓是这一龙头中的“心脏”。其中,此次吊装的裂解气压缩机是装置生产过程中能够让“高温裂解气”顺畅循环的发动机,更是将生产原料输送至下游分离系统的核心枢纽,是整个“龙头装置”平稳运行的“生命线”与“能量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总重量超600吨的“中国心”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其组装精度最高达到0.005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二十分之一。
乙烯作为石化工业的“粮食”,其生产装备的核心——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此前长期依赖进口。沈鼓通过自主研发,自1998年成功研制出24万吨/年乙烯“三机”以来,已成功实现80万吨、120万吨到150万吨级乙烯“三机”的国产化突破。此次冲刺180万吨/年乙烯“三机”的新高度,不仅意味着设备尺寸的放大,而是要进一步攻克效率提升、结构强度、安全可靠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此次中沙古雷项目超大型乙烯装置关键设备的成功研制,沈鼓集团破解了超高压工况下的转子动力学稳定性、高马赫数叶轮气动设计等十几项大型化衍生问题。该项目裂解气压缩机的成功研制,再次验证了沈鼓在超大型石化装备领域的全流程自主创新能力。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24万吨到180万吨,沈鼓集团用一座座里程碑丈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攀登足迹。此次中沙古雷项目“心脏”设备的成功就位,不仅彰显了沈鼓在超大型乙烯压缩机组领域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更体现了中国高端装备“强起来”“走出去”的雄厚实力。随着这颗强劲的“中国心”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的跃动,沈鼓集团再次证明中国制造有能力驱动世界顶级工业装置,更有实力为全球能源化工产业提供先进可靠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