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小鹏汽车全新车型小鹏G7正式上市,推出602Max、702Max、702Ultra三个配置版本,售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相较此前23.58万元的预售价下探了4万元之多。上市当晚,小鹏汽车官方发布海报称,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突破10000台。尽管比不了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20万辆的成绩,但放在整个汽车市场也足够优秀。对小鹏汽车来说,小鹏G7的意义并不只是布局中型SUV市场这么简单,更是小鹏尝试突破20万元价格分界线的努力。
第三方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近半年累计销量为181748辆,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对比去年同时期的销量,同比翻了两倍多。不过增长背后仍有隐忧,那就是小鹏汽车已经下沉到了10-20万的价格带,与之前20万元以上的高端定位越走越远。近半年的销量中,售价11.98-13.98万的MONA M03占比高达48.48%,售价18.68-20.88万元的小鹏P7+占比26.36%,售价17.68-19.88万元的小鹏G6占比12.81%。而起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小鹏G9、X9、P7三款车型的近半年销量之和,占比仅12.07%。
虽然MONA M03让小鹏汽车走出了销量危机,但想要盈利,小鹏汽车还得依靠20万级别的中高端车型。在G9、X9、P7这三款车型表现不温不火的背景下,小鹏G7所背负的期望值就更高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鹏G7似乎是成了,如果每月能保证1万辆以上的销量,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年内实现盈利的重要动力。
小鹏汽车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营收达到158.11亿元,同比大涨141.45%,归母净利润为-6.64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51.45%。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加持下,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认为今年第四季度盈利已不是挑战,“今年的经营成果将会超出外部预期”。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小鹏汽车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三条增长路线分别是AI和汽车融合、全球市场以及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其中小鹏G7就是AI与汽车融合的载体之一。
但是小鹏G7并非高枕无忧,目前的良好开局主要是打了一个时间差,下半年还将有包括理想i6、乐道L80、吉利银河M9在内的多款车型将上市,中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小鹏G7能否保持住领先优势,还有待观察。不过小鹏汽车手里还有多张牌没有打出,在G7之后还会有新款P7等多款新车投放,明年还会有增程式车型推出,这些都将是小鹏重回20万以上市场的底气。
来源:金融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