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技术垄断+高价维修,新能源车售后市场“水很深”?
创始人
2025-07-04 21:37:34
0

维修新能源汽车成了2025年的“高危职业”,这是目前在汽车维修圈广为流传的、一个戏谑的段子。

3月,一则“修车工因维修国产新能源车被索赔700万”的新闻登上热搜。北京汽修博主“龙哥修特斯拉(满格电新能源)”已经被国内3家新能源车企告上法庭,原因是他给这几个品牌的车主维修车辆,并将维修过程拍成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对此,他无奈调侃:“我拍这些修车视频,本想帮车主省钱避坑,结果他们3家把我当地主斗。”

有网友认为该博主是被车企针对了,因其发布修车视频讲解新能源车型的故障,为消费者避坑,提供更便宜的修车方案,触动了车企的利益。也有网友认为博主确实有错在先,讲解修车视频没问题,但不能因为个别车型的故障,就全盘否定一家车企。

与龙哥的遭遇相似,上海的两位修车师傅大刘和小刘因为“解锁”了两块被锁定的新能源车电池包,被告上法庭。今年年初,大刘和小刘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判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大刘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小刘被判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两人违法所得及犯罪工具予以没收。

近段时间,“2025年最惨汽修工”的话题,屡屡引发网友的热议和关注,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存在的“维修权”不明、维修难、维修贵等多重窘境。

新能源修车难、修车贵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售红火,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然而,修车难、修车贵,却成为新能源车主的烦恼。

家住重庆江北的新能源车车主唐一帆告诉记者,重庆主城仅有一家其所购品牌的厂家维保中心,每次去保养几乎都要排队,“有一次,车子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修好”。

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体系之外,遍布大街小巷的传统汽修门店一般无法维修新能源汽车。

根据《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管理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业户需同时具备经营资质和维修技术人员资质。一名新能源汽车维修师,至少需要具备汽车维修工证、电工证两本证书。南岸区一家汽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门店有8名技师,仅1名技师持有电工证,且门店未获得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维修授权,只能从事更换轮胎、外观改装、油漆处理或钣金维修等基础业务。

另一家汽修店负责人柳清平介绍,目前门店维修的车辆中,仅8%至10%的车辆是新能源汽车。“我们也想扩大新能源汽修业务,但车主不会让我们修‘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核心部件,我们也不具备相关能力。”柳清平说。

除了维修难,维修贵也是目前新能源车主的一大痛点。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修车贵,一方面与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仍较小、市场流通配件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市场上经过授权有维修能力的新能源汽车维修门店较少,竞争不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维修投诉问题频发,包括故障未解决、售后态度恶劣、维修拖延、配件供应不足等。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售后和配套服务方面,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体验不佳,其中包含多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汽车维修过度保养或欺诈;4S店转让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车企倒闭退市后,消费者车辆售后无保障。

技术垄断下的维修怪圈

来自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到了504.9万辆,同比去年增长了35%,市场渗透率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50%。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然而其维修体系,尤其是电池系统的维修却仍处于发展初期。

“新能源汽车搭载了大量雷达、激光雷达等高科技设备,如果出现较大事故,维修费用自然居高不下。”位于两江新区汽博附近的一家汽修店负责人说,与传统汽修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三电”系统,整车厂并未对外开放。“质保期内的车主不敢来,我们也不敢修。”该负责人称,目前他们承接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订单,绝大部分来自网约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进入“脱保期”的车。

为保障电池系统可靠性、维护品牌形象,新能源车企常通过加密技术、数据权限限制及质保条款,将 “三电”系统的维修权牢牢掌控在授权渠道。新能源车企业明确要求,维修必须通过官方认证渠道,否则可能影响质保,这使得第三方维修厂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电池维修领域,电池拆包管控尤为严格。电池包及相关软件技术被整车企业垄断,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市场开放程度极低,配件供给渠道严重受阻。社会维修店难以获取原厂配件和技术支持,不仅导致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也极大增加了维修难度与风险。一旦未经授权的维修人员擅自拆包维修电池并公开相关信息,就极有可能被车企起诉。

重庆律师李林新表示,新能源车企多以“安全”和“技术合规”为由,通常将很多维修限制的条款隐藏在《保修手册》或电子协议中,这明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的法律规定相悖。

由于这些因素的叠加,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车主因为修车难、修车贵而头疼;4S店修车排队,价格又高;大量的汽车维修店不敢修,也修不了。

新能源车“售后垄断”何时休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整车企业高度控制售后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至现阶段的必然。在行业“内卷”的背景下,新能源车比燃油车的盈利能力差;当售车利润变少,就从售后入手,尽量把客单价和维修保养价格都提上去。

与燃油车车主可以自由选择维修地点不同,新能源汽车车主选择去何地维修保养的选项十分有限。不少新能源维修技师表示,新能源车的软件经常OTA(空中下载技术,车企可远程对车机进行升级),且由于域控集中化,当小零件被换成第三方的副厂件后,修完就报错、出故障的概率大增。即便当时修完没事,可能更新一版软件后又出故障。再者,经过第三方维修店维修后,车辆防黑客等隐性产品力也削弱了,这些因素都倒逼车主去4S店维修。

重庆法治报记者通过查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官网了解到,上海嘉定区人民法院对大刘和小刘判决的罪名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他们并非因为维修车而获罪,而是因为解锁动力电池包。从技术角度看,新能源车只要出现事故或者严重亏电,电池管理系统BMS就会锁止电池包不对外放电,大刘、小刘就是通过诊断仪,将正常电池包的数据复制到车主车辆的电池包上,完成“解锁”。这样一来,就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的采集数据失真。

“上海两兄弟修车被判刑的事件发生在2025年过年的时候,所以当时没有引起业内应有的重视。”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说,实际上这个事情很有代表性,内行人没有深入思考背后的逻辑,外行人就看了个热闹。对车企而言,必须保护车辆数据,但现行的监管制度与用户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早在2015年,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要求汽车生产者向维修经营者、消费者及相关经营者公开所销售汽车的维修技术信息,以此打破汽车维修领域的垄断。

但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并未被很好地执行。“监管层面应该对维修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老的管理办法实行10年了,新能源车的信息公开还是很少,有关部门应当对信息公开的收费标准予以指导,对那些不公开的车企进行相应的制约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既降低车主养车成本,同时带动汽车后市场的充分就业。”上述受访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 胡琦

评论>>>

共破新能源汽车维修“坚冰”

□ 经 平

新能源车售后维修领域出现的争议让行业软肋暴露无遗。新能源车车主的疑问是:自己花钱买的车,却连选择去哪里修车的权利都没有。

对车企把持新能源售后服务是否属于市场垄断行为众说纷纭,在尊重用户选择权和确保安全之间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也要考量,但可以肯定,现实不仅与用户期许相悖,也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的要求。有保险公司甚至吐槽,在车企对原厂件的垄断下,有些新能源车的“零整比”甚至超过奔驰车。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2019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每年的新注册登记量从120万辆激增至1125万辆。显然,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初期发展阶段。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必须尽快补上“足够完善和多样化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个短板。

早在2016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促进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并明确指出,任何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设置技术性壁垒)排除、限制竞争,封锁或者垄断汽车维修市场。

快10年过去,如果眼看着售后“拖后腿”,很可能影响新能源车下一步的发展。毕竟使用成本低是大多数人选择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来看,用车“低成本”似乎难以实现。售后服务领域有很多隐性成本,包括电池等核心大件的高维修费、二手车高折旧率、保费不断增加等。

新能源车企常常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须知安全、便宜、便利正是车主的基本诉求。只有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可维修性、出台公开的维修标准、放开授权范围,并开拓二手车残值管理,真正降低用车成本和便利性,才能促进消费,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价值闭环和良性循环。这也是汽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北纬40°黄金种植带,昌平炫彩... 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匠心种植,孕育昌平鲜果传奇!吊蔓种植的“五色三味”西瓜甜度爆表;樱桃、番茄、甜瓜各类...
不看名字你认得出吗?3位曼联名... 直播吧6月28日讯 《太阳报》报道,曼联名宿斯塔姆、韦斯-布朗和波博斯基最近聚头,其中波博斯基的样貌...
原创 只... 据看看新闻援引泰国《国家报》6月25日报道,泰国总理佩通坦出席东盟活动时,面对是否下台的提问未作回应...
最新卫星图曝光!美媒:美军空袭...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飒】美国《纽约邮报》27日披露称,根据最新卫星图显示,在美国用重约3万磅(约1...
华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基...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6月28日,华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61080)发布公告,增聘王超为...
光伏ETF(51579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光伏ETF(515790)获融资买入额0.53亿元,居两市第273位,...
日经ETF(51352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日经ETF(513520)获融资买入额0.12亿元,居两市第957位,...
金ETF(518680)获融资...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金ETF(518680)获融资买入额0.11亿元,居两市第1002位,...
国防ETF(51267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国防ETF(512670)获融资买入额0.32亿元,居两市第459位,...
油气ETF(513350)获融... 6月27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油气ETF(513350)获融资买入额0.23亿元,居两市第61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