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钟,1万台”,在小鹏G7上市发布会结束后,官方公布了这份成绩单。
“不知道会不会公布”在发布会刚结束时,小鹏汽车相关人士回应AI车族订单情况时表示,“毕竟小米YU7之前28.9万台的订单太吓人了。”
小米YU7的上市,让此前不少热衷卷订单量的车企,陷入了沉默。继小米YU7上市后登场的小鹏G7,压力并不小。但发布会后的何小鹏看起来很轻松,或许是因为“发布会结束后3分钟,看了定单数,觉得很不错。”
“这个数字看上去比较正常”,对于小鹏汽车公布G7的订单成绩,一位业内人士点评道。很显然,虽然订单成绩不如小米YU7那般夸张,但小鹏G7的上市,符合了不少人的期待。
在5月份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会议上,当时何小鹏表示很有信心今年不仅实现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而且公司将在四季度盈利。
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售 197,189 辆,超过去年全年的交付量。同时,完成年销38 万辆目标的 51.9%,是新势力中唯一一家完成目标销量过半的造车新势力车企。
此外,对于盈利目标,何小鹏表示“小鹏二季度财报数据会非常好,小鹏 G7 的经营能力会非常不错。”同时,他还表示“今年四季度盈利不是挑战性的目标,今年小鹏的经营结果会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好。”
成立已十年的小鹏汽车,在迈入下一个十年的开端,将进入盈利时代。此次上市的小鹏G7,将是小鹏汽车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一棒。
小鹏G7,科技“卷王”
“太卷了!”在小鹏G7价格公布后,一位来自友商的人士评价道。
上市发布会上,官方宣布小鹏G7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为19.58万、20.58万和22.58万。对于这个售价,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留言称“这么高的配置才不到25万?”
半个多月前,小鹏G7公布预售价为23.58万,此次起售价下调到19.58万,比预期下调了4万元。即使是与预售时的MAX相比,售价也下调了3万。
对于G7的定价,何小鹏表示不会影响公司毛利率的提升目标。此外,他还强调“我们不是卷价格,我们选在更好的经营、更好的品质下面去卷科技,这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小鹏G7的科技配置到底有多硬核?
新车首搭自研的图灵AI芯片,并且是3颗,两颗用于智驾,一颗用于座舱。另外,还有全本地端VLA+VLM模型。全系标配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5C超充AI电池与DCC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等。
其中,此次上市的小鹏G7ULTRA版本, VLA+VLM不会在上市时就搭载。其中,VLA将在9月份OTA上车,11月VLM“硬件免费升级”(即通过售后加装芯片),软件OTA上车。12月,VLA+VLM将协同,具备语音控车、主动服务功能。对于这项延迟上车的规划,小鹏汽车将给予下定者50000积分补偿。
众所周知,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芯片的算力大小。小鹏G7 Ultra版本的三颗图灵芯片,带来的划时代结果,就是G7的算力达到2250TOPS,其智驾算力水平达到L3级。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芯片已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自研芯片也成为车企竞争的又一赛道。比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吉利和比亚迪等,都已在自研芯片领域有所成就。
最先布局的特斯拉,其FSD 芯片目前广泛应用的是HW4.0,算力约700TOPS ,而其下一代 AI 5 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算力达 2000 - 2500TOPS。今年4月,蔚来宣布其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已量产上车。今年5月,理想汽车宣布马赫100芯片流片成功,将于2026年正式量产。
从目前的成果来看,小鹏汽车在自研芯片领域处于第一梯队。但是,其产品定价却比特斯拉、蔚来低,这是小鹏汽车的巨大优势。
何小鹏透露,在图灵芯片的研发上已经投资了几十个亿。未来,小鹏汽车还会持续与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合作,采取主要芯片自主研发,其他芯片与外界合作的模式。“未来希望芯片能覆盖全系车型、右舵车及海外市场,还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芯片及软件解决方案。”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因在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的落后,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如今,小鹏汽车在自研芯片领域的领先,已经成为友商学习的对象,用实力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地位。
营销需要情绪
当然,在小米YU7之后上市的小鹏G7,难免不让人将两者进行关联,即使是何小鹏,对YU7的上市也十分关注。
在小米YU7上市后,何小鹏曾公开表示,其下定了小米 YU7 Pro 版,对于为何选择该版本,其回应称“买喜欢的,不买贵的”。
此次发布会上,何小鹏抛出了对产品的新定义,即设计、颜值、品质和情绪四大纬度。其中,“情绪”是其从去年开始的感悟。
何小鹏表示,在泡泡玛特Labubu和小米YU7火爆出圈后,产品不应仅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还应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为用户带来情绪上的满足和愉悦。
很显然,小米汽车两款新车上市后出现的现象级爆火现象,让这位专注技术的创始人开始重新思考汽车的营销。
“这是一个神话,甚至有人说把神话变成了童话。”对于小米YU7的大定数据,何小鹏称。紧接着其表示,“我们(小鹏G7)的数据也很不错,有信心取得好成绩。”
小米汽车的入局,至少在营销上,给汽车圈带来降维打击。这不得不让其它车企们思考,如何转变营销思路。
对于商业化方面,何小鹏认为“不光是要省钱,更多是赚钱;不光是品牌,还有情绪;不光是质量,还要有品位”。
对于小鹏汽车未来的策略,何小鹏称要继续更全面的提升技术能力。其表示过去很多汽车公司是纵向发展,未来将是纵横都做,全域开发。“我觉得一个开发一旦做得好,所有的汽车厂商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变化。”
今年,零跑、蔚来、小米汽车、小鹏、智己和极氪都将盈利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从上半年各家的市场情况来看,小鹏距离盈利的目标已经非常近。这一次小鹏G7的上市,会不会让小鹏汽车提前实现盈利?未来几个月的销量表现即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