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开着电动车跑长途,眼瞅着电量就剩个位数,心慌得不行。这时候有两个选择:找个快充桩,喝杯咖啡的工夫就满血复活;要不就满世界找换电站,祈祷别扑个空。你会咋选?我猜八成人都得说:“快充多省事儿啊!”可蔚来老板李斌偏不这么想,他站那儿拍胸脯说:“换电才是未来!”
这话听着挺带劲,可咋一落地就让人犯嘀咕:这换电,真有他吹得那么神吗?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事儿到底是李斌的“神来之笔”,还是他一个人的自嗨。
李斌每次提起换电,那叫一个眉飞色舞:“3分钟搞定,比加油还快,省心又高效!”听着是挺诱人,谁不想开车跟玩儿似的,分分钟解决续航焦虑啊?可现实呢?我有个朋友小张,去年开了辆蔚来跑长途,从上海到安徽,半路上电量告急。他信心满满地打开导航找换电站,结果呢?
最近的一个在50公里外,还得绕过一条国道,最后愣是没找着,靠个破旧充电桩硬撑到家。小张气得直拍大腿:“这叫啥方便快捷?比我找对象还费劲!”
数据也挺能说明问题。蔚来官方说,截至2023年10月,他们在全国建了1800多座换电站,换电服务用了4000多万次,听着挺唬人。可仔细一看,这些换电站大多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你要跑去内蒙古、西藏试试?换电站比大熊猫还稀罕,用户还不得哭着喊着找充电桩?
这不就跟“皇帝的新衣”似的,看着华丽,穿上啥也没有吗?换电的“方便”,咋就这么挑地儿呢?
再看看快充那边,简直是“闷声发大财”。我认识个开比亚迪汉EV的小李,上个月跑杭州出差,路上电量掉到30%,他找了个快充桩,插上电就去旁边喝了杯咖啡。30分钟不到,电量蹭蹭涨到80%,直接满血复活开走。小李乐呵呵地说:“这速度,比我妈催我结婚还快!”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加上120kW快充技术,硬是把充电时间摁到半小时以内,安全性还过硬,针刺测试都不带冒烟的。你说这谁不爱?
专家也来凑热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前阵子研究了下,说快充技术这几年突飞猛进,充电桩越铺越多,普通人压根儿不用操心续航问题。反过来想想,换电听着高大上,可你得先找得到换电站,还得祈祷电池有货,这不比快充多费一道心吗?咱老百姓开个车,图的不就是省事儿?快充这么香,换电还硬挤啥戏份啊?
再说说钱的事儿。建一座换电站可不是小数目,少说几百万起步,多的能砸上千万。蔚来这几年没少烧钱,可普通车主谁愿意为这“高科技”多掏腰包啊?
我算了笔账,换一次电的费用加上跑路的时间成本,跟快充比起来,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还不算,换电站得囤电池、占地儿,车企光想想就头疼,谁乐意趟这浑水?
你看特斯拉,早几年也玩过换电,2013年还秀过一把“90秒换电池”的骚操作。可没过两年,马斯克拍拍屁股说:“算了,用户不稀罕,还是快充靠谱。”为啥?成本高是一方面,一座换电站50万美元扔下去,用户还不买账,跑去充电桩排队去了。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得冷静下来想想?
欧洲的车企也差不多,2022年那份报告里,奔驰、大众都直言不讳:电池规格五花八门,想让大家统一用换电?门都没有!李斌这“换电梦”,咋就这么难圆呢?
面对这些质疑,李斌倒是不含糊,嘴上老挂着“换电是趋势”,一副“你们不懂我”的架势。可数据和用户体验摆在这儿,他这“嘴硬”听着咋就那么耳熟呢?想当年2019年,蔚来ES8接连自燃,网上骂声一片,李斌站出来说了句“电池安全是行业问题”,结果呢?网友直接炸锅:“合着你家车烧了还是我们的错?”
股价跌了20%,用户信任也跟着跳水。这事儿虽说跟换电没啥直接关系,可李斌这“犟嘴”劲儿,还真是一脉相承。
我有时候挺替他着急。你说车主们想要啥?不就是车靠谱、用着顺手吗?可李斌老在那儿“自嗨”,硬要把换电捧成宝贝,咋就不多听听大伙儿的声音呢?换电这事儿,技术上没啥大问题,可用户不买账,你说再多不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信任还能不能修回来,我看悬。
说到底,换电和快充谁能笑到最后,不是李斌说了算,也不是专家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咱老百姓用着舒不舒服。我觉得吧,车企还是多接地气,别老想着用技术噱头唬人。路还长着呢,咱慢慢看。眼下,我只想充好电,回家吃顿热乎饭,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