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理想汽车的销量数据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6月份,其单月销量同比大幅下滑24%,仅售出3.63万辆汽车,这一跌幅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更令人瞩目的是,理想汽车成为了业内首家公开下调年度及季度销售目标的企业。
据统计,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为11.1万辆,与去年同期的10.86万辆相比,虽略有增长,但增幅并不明显,甚至减少了2000余辆。这一数据反映出理想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日益增大。
在造车新势力中,多数企业在6月及上半年保持了销量的正增长,而理想汽车却显得力不从心。自年初以来,其销量增速便呈现出疲态,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尤其是在6月份,理想汽车的月销量再次被问界超越,这已经是继今年1月之后的第二次。同时,理想汽车的高端车型L9在销量上也与问界M9拉开了差距,即便加上L8的销量,也未能超越M9。
分析人士指出,理想汽车销量失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纯电车型布局滞后,导致增程主力L系列面临问界M7焕新版的竞争压力;二是新旧产品切换期,消费者持币观望,等待新车型上市;三是销售组织架构的调整,短期内影响了订单的转化效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理想汽车的销量增速持续下滑。
随着销量的下滑,理想汽车的业绩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理想汽车在今年5月将2025年的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然而,即便如此,半年过去后,其全年目标的完成率仍然不足三分之一。理想汽车还下调了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展望,从之前的12.3万至12.8万辆下调至约10.8万辆。
在销量和业绩双重压力之下,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也呈现出下滑趋势。2024年,其毛利率为20.53%,较2023年下滑了1.6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进一步降至20.51%。相比之下,赛力斯的毛利率则保持在26%以上,且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表明理想汽车在盈利能力方面明显承压。
从财务数据来看,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为259.3亿元,同比增长1.1%,但环比下滑了41.4%。净利润为6.466亿元,同比增长9.4%,但环比下滑了81.7%。这些数据反映出理想汽车在面临市场竞争和业绩压力时的困境。
理想汽车还遭遇了主要股东和高管的减持。其中,王兴在今年3月减持了650万股理想汽车股票,套现约7亿港元。这一行为加剧了部分投资者对理想汽车经营确定性的担忧。业内人士指出,主要股东和高管的减持通常是投资者应当警惕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