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冷车启动时那阵儿 “嗡嗡” 声,是不是老让你心里犯嘀咕:这时候到底要不要热车呢?不热车,怕伤了发动机;热车吧,又担心费油。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其实,以前汽车技术没现在这么发达,热车确实很重要。那时候发动机工艺和材质一般般,冬天机油又黏糊糊的,流动性特差。要是不热车,发动机内部零件得不到充分润滑,磨损可就大了。而且低温下,燃油雾化效果也不好,车子动力输出不稳定,尾气排放也会增多。就像我之前有个开老款桑塔纳的朋友,冬天不热车,车子老是抖得厉害,启动都困难。
但现在不一样啦,汽车技术突飞猛进。发动机制造工艺和材质都有了质的飞跃,电喷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现在的机油在低温下也能快速到达发动机各个零部件,提供不错的润滑效果。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还能精准调控喷油量和点火时间,让发动机冷启动后能很快适应行驶状态。我一哥们儿开的新款涡轮增压车,他就从来不热车,直接点火就走,也没见车子出过啥问题。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在一些极寒地区,比如我国东北,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是常有的事儿,这种情况下适当热车还是有好处的。启动后,让车子怠速运转 30 秒到 1 分钟,这期间你可以系好安全带,顺便检查下仪表盘有没有异常。之后呢,以较低的转速慢慢行驶一会儿,大概 3 - 5 分钟,让车子的传动系统、轮胎这些部件也逐步进入工作状态。这样既能避免长时间原地热车造成的燃油浪费和尾气污染,又能让车子各方面都达到比较好的行驶条件。
那到底啥样的热车方式才科学呢?首先,启动后别着急大脚油门往前冲。冬季机油粘度大,刚启动时发动机各部件润滑还不够,这时候让发动机怠速运转 1 - 3 分钟,让机油充分循环起来,给发动机各部件穿上一层 “润滑油保护衣”,减少磨损。
等怠速稳定了,就可以挂入低速挡,缓慢行驶啦。这时候转速尽量保持在 2000 转以内,轻踩油门。这么做能让车辆的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逐渐进入工作状态,就像运动员比赛前要热身,让身体各部位都活动开一样。缓慢行驶 3 - 5 分钟后,基本上就可以正常驾驶了。
还有啊,热车的时候先别急着开暖风。刚启动时,水箱温度低,开启暖风会增加发动机负担,影响升温速度。等水温指针开始上升了,再开启暖风,而且暖风风向最好设置为吹挡风玻璃和脚部,这样既能除雾又能保暖,一举两得。
这里得提醒大家,热车时间可别太长。长时间怠速热车,不仅浪费油,尾气排放还多,还可能导致发动机积碳,对车子可没啥好处。而且热车的时候千万别在封闭空间内,不然容易尾气中毒,安全问题可不能忽视。
总的来说,现在的车冷启动后,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但在寒冷地区,还是可以进行短时间热车,再配合低速行驶,这样既能保护车辆,又节能环保,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开车也更安全舒适。
好啦,关于冷启动热车的事儿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出行,每天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