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郑州车主老李正享受着晚餐的宁静,一条来自4S店的微信消息打破了这份平静:“系统今晚12点关闭!”他急忙扔下筷子,奔向车管所。街道上,等待过户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几乎占据了半条街道。黄牛们手持“代办置换补贴”的牌子,高声吆喝,加价500元提供服务。三天后,郑州的汽车置换补贴申请窗口彻底关闭,老李庆幸自己搭上了“末班车”,节省了1.5万元。然而,更多人只能望着空白的申请页面,无奈叹息。
这并非个例。自6月以来,重庆、洛阳、沈阳等多个城市相继紧急暂停了置换补贴政策,理由均为“补贴资金已耗尽”。国家今年曾承诺投入3000亿元推动以旧换新,但资金似乎并未如期到位。数据揭示了真相:前5个月,全国置换补贴申请量激增至412万辆,仅5月一个月就消耗了123万份补贴,日均支出高达4亿元。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车商利用政策漏洞,通过收购老旧车辆资质,将新车伪装成“零公里二手车”进行过户,骗取补贴,导致补贴后的车价甚至高于政策实施前的价格。重庆某经销商自曝,通过虚报旧车价格,一辆10万元的燃油车能额外骗取8000元补贴。
车企对此感到焦虑不已。以旧换新政策曾一度让车市焕发新生,私人购车中近七成的销量依赖于置换拉动。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凭借补贴优势,将日系竞争对手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随着补贴政策的暂停,4S店的销售情况急转直下。一位销售经理坦言:“6月份来看车的人比上个月少了一半,库存车辆已经堆满了停车场。”某合资品牌区域经理更是忧心忡忡:“以前靠补贴每月能卖500台车,现在不得不连夜修改促销方案,比如购买燃油车赠送金条,或购买电动车免费安装充电桩。”
然而,危机之中往往蕴含着转机。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表示,3000亿元补贴将分三批下发。前两批1620亿元已经用完,但剩余的1380亿元将在下半年到位。更重要的是,此次补贴暂停也促使政策进行了升级。江苏、广东等地升级了防骗补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和车辆轨迹双重验证,让“零公里二手车”无所遁形。山东、浙江则实行了“省市级双审核”制度,将骗补者列入黑名单。北京、湖北等地也在酝酿新的政策,如新能源车免购置税、生育家庭购车补贴等,以确保政策红利能够精准惠及真实需求。
在业界的一次闭门会议上,某车企高管抱怨补贴断供影响了KPI,而隔壁的技术团队却正在攻关800V超充平台。这一对比揭示了行业的现状:那些依赖补贴生存的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注定难以长久。政策可以为企业输血,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的持续创新。例如,吉利星越L为了求生不得不大幅降价,而问界M7却加价3万元仍供不应求;磷酸铁锂电池虽然依靠补贴参与价格战,但宁德时代推出的神行电池已经实现了“充电10分钟行驶800公里”的突破。
来源:http://www.drd.com.cn/xinche/202507/8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