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到2025年夏天了,小米YU7新车很厉害,一小时就有30万人下单想买。可问题是造车速度跟不上,标准版等车要等上整整57周,最快的Max版也得等差不多9个月!雷军这个老板是真急了,一趟趟往工厂跑,恨不得自己上手干活,都开玩笑自称“雷厂长”了。但在新工厂建好前,到底能造多少车,还是个大问题。这事不光小米着急,其实也藏着我们普通人能学的本事——咋样把大家“等不起”的心情,变成咱们能把握的“抢手货”机会?
第一点:订单太多,小米笑也笑不出来
1. 订单爆满反成了麻烦事
等车时间那么长,创了纪录,可粉丝们还是拼命下单抢。北京一个4S店的销售跟我说:“就发布会那天晚上,店里最厉害的销售一个人就卖出80台!客户心里明白得等很久,可还是急着付定金占位置。” 说说我的中介经历:这种“让你等着”其实有点像卖房子的“特价房就几套”手段,就是利用东西难得的感觉,逼大家赶紧做决定,效果往往还不错。
2. 别的车厂也想来捡便宜
蔚来、智己这些牌子眼红了,直接放话:“你要买小米车付了定金?来我这买,我补你钱!”最多能补5000块挖人。没想到小米粉丝是真爱小米,闲鱼上都有人花钱高价买订单名额,搞得黄牛都乐了。这也能看出小米粉丝黏性有多高。
第二点:小米怎么应对?咱们能抄作业
1. 抓住核心粉丝,服务好他们
小米很聪明,在官方APP社区里搞活动,在线下也让粉丝提前试驾,让那些干等车的客户变成义务宣传员。干我们中介这行的,我觉得能学一手:用微信给客户打好标签,比如谁对新能源车感兴趣、谁特别喜欢玩新科技啥的,给他们定点推送试驾体验、新车生产进展消息,这样更精准。
用点辅助工具,比如像“里德助手”这种App,就很省事。它能按微信标签,把你想说的话自动群发群内成员。还能帮你自动通过好友请求。好处就是省时省力,很快就能联系到你想找的客户——你看,小米销售会告诉客户“锁单就送积分”来稳住他们耐心,咱们中介也可以用“现车到店通知”这种消息让客户一直惦记着。
2. 打好感情牌,把等待变期待
雷军多拼呀,天天微博更新工厂进度,实在不行就搞个生产线直播,让大家觉得老板是真心着急给大家赶工。我觉得这个咱们真能学学:中介也能搞个“厂长同款催工日记”,比如发个朋友圈:“今天店里刚到3台现车,手快就有!”,制造那种紧迫感让大家心动。
第三点:普通人的抢单秘籍
1. 制造紧俏感:搞点限量、提前预告
小米搞的那种优先提车码(F码),黄牛都炒到天价了。我觉得咱们中介能借鉴:设计个“VIP快速通道”,比如说“现在前10个咨询的客户,能插队优先提车”。真的有用:听说有的二手车商模仿小米发布会,搞直播“拆箱特价车”,结果当晚来咨询的人一下多了好几倍!
2. 信息要快,打好时间差
客户等车最难受的就是不知道车啥时候到。我觉得咱干中介的能帮上忙:用专门的车源管理小工具,再结合微信群机器人(如果平台允许的话),自动把生产线的最新消息同步过来。比如直接告诉客户:“您看上的YU7 Max版啊,这周工厂能多造点啦,能出1200台了!” 反应比官方客服还快一步,客户心里就有谱了。
最后:东西难等?谁会让客户等得不心慌?
小米这产能紧张的困局说明一个道理:客户不怕等,就怕蒙在鼓里啥都不知道。不管是造车的还是卖车的,现在最重要的事,不光是卖产品,更重要的是“管理好客户的等待期望”。雷军靠的是有啥说啥,有啥进展都告诉客户,这样大家抱怨就少。咱普通人呢,同样能用点小工具,学点沟通方法,把客户那种“等得烦”的情绪,慢慢变成对你“靠得住”的信任。想想也是,那些粉丝们一边嘟囔着“怎么还不到”,一边还在乖乖等着呢,商机不就藏在这些抱怨声里吗?你看,那句到处刷屏的玩笑话——“雷厂长,我家的车造到哪一步啦?”——里头全是门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