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车友群里,几个新手司机因为 “原地打方向盘” 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驾校教练教过,停车挪库就得原地打轮;也有人信誓旦旦说,这么干轮胎磨损得快,搞不好还伤转向机。刚好我表哥在汽修厂干了十多年,我就拉着他做了次实测,今天把结果掰开了揉碎了和大伙唠唠。
那天下午阳光正足,我们找了块没人的空地,开了辆五年车龄的家用轿车做实验。表哥先让我坐副驾,自己握着方向盘来回转了好几圈,轮胎在柏油路上摩擦出 “滋滋” 的响声,听得我直心疼。转完下车检查,轮胎表面肉眼看确实没什么变化,表哥却蹲下来用指甲抠了抠胎面:“你看,橡胶表面已经起毛了,天天这么搞,轮胎寿命起码缩短三分之一。”
但转向机到底受不受影响?我们又连着三天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原地打轮超过 20 次。第四天把车开到修理厂升起来检查,师傅拿着手电筒照了照转向拉杆,指着一个部位说:“这儿的防尘套有点变形,虽然现在不影响使用,但长期磨损下去,泥沙进了转向系统,维修费用可就高了。”
其实仔细想想,原地打方向盘就像硬掰生锈的门把手 —— 不是不能动,但多来几次肯定出问题。驾校之所以教这个操作,是因为训练场地的地面平整,而且学员学倒车入库时,速度慢、操作频率低,短期看不出损伤。可咱们日常开车,小区地库的减速带、马路牙子旁边的碎石,都会让轮胎和转向系统承受更大压力。
我自己也有过教训。刚买车那会儿,总觉得原地打轮停车又快又帅,结果不到两年,轮胎花纹就磨得比别人浅,去 4S 店保养时,师傅还特意提醒转向助力油损耗异常。现在每次停车,我宁可多挪两把,也不敢再偷懒了。
不过话说回来,偶尔几次真没必要焦虑。比如遇到车位太窄,不得不原地打轮调整角度,这种情况就像偶尔熬夜,身体扛得住。但要是养成习惯,那就跟天天吃油炸食品一样,早晚出问题。
说到底,车就像咱们的老伙计,你对它细心,它才不会关键时刻掉链子。下次停车时,不妨试试先轻踩油门让车动起来再打方向盘,多花不了几秒,却能给爱车省下不少 “医药费”。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点用,就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往后还有更多养车干货分享,保准让你少走弯路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