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也搞起了一口价,不到17万。
降了6.6万元,要知道这可是定位高端的品牌,一台接近5米的豪华中级轿车。
可见林肯汽车已经顾不上自身的品牌力了,毕竟当下活下去比啥都重要。
其实,作为一台标准的美系中型豪华轿车,林肯Z这几年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并不强。
品牌知名度上,不如BBA,还有二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沃尔沃、凯迪拉克。
销量上,2024年,林肯汽车在华累计销量约为5.6万辆,同比下滑了21.7%,与雷克萨斯、沃尔沃、凯迪拉克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而进入到2025年,林肯在华的销量依旧不见好转,1-5月林肯汽车累计销量只有1.4万辆,同比下滑39.5%,下滑幅度还在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林肯Z,进入到今年以后,销量就没有突破过3位数,2月销量只有496辆。
其实在3月份林肯Z就推出了限时一口价,18.88万元起。但是销量只有785辆,随后在4月份和5月份的销量又下滑到了581辆和624辆。
可见之前的限时一口价政策,并没有对林肯Z的销量提升有多大的帮助,而如今,林肯Z再度将价格拉低到16.98万元起,相当于比之前又降了近2万元,究竟能够对销量提升有多大作用,依然很难说。
2023年是林肯的“混动元年”,计划主力车型都推出混动版,提升竞争力。
但是林肯到2024年才推出电混车型,而其他豪华品牌,比如BBA早已经布局电动车。
除了BBA能扛住冲击是因为品牌滤镜强之外,还积极拥抱电动化,而林肯等二线品牌还在吃老本,智能化配置跟不上,驾驶辅助系统也比较初级,显然有点跟不上节拍,无法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加之近几年,中国新势力品牌势如破竹,比如理想年销超50万辆,问界M9连续数月蝉联50万级销冠,抢占30万以上市场,林肯的用户也被分流。
另外,截至2025年2月,林肯经销商数量从150家缩减至115家,伴随而来的,是部分地区出现经销商退网的情况,剩下的店面维修能力也参差不齐。
有车主反映,自己的林肯出了问题,4S店不会修,只能委托第三方维修公司,费用还特别高。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销量下滑导致4S店减少,4S店减少又影响到售后服务质量,售后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影响品牌口碑和销量。
今年以来,林肯Z连续两次降价,对销量提升有多大作用先不说,反而会加剧消费者对其品牌价值的质疑,形成“越降越难卖”“越便宜越不敢买”的死循环。
如果林肯不能在国内尽快实现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其市场地位势必将进一步被边缘化。
毕竟,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消费者要的是跟得上时代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