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京东物流正式推出首款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标志着京东以物流场景为切口,强势进军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这款瞄准4.2米传统货车替代市场的新车型,已在北京、广州等30个城市启动试运营,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超千台车辆的规模化部署,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按下加速键。
技术落地:从物流场景切入自动驾驶
京东物流VAN的发布,是京东技术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作为电商与物流巨头,京东拥有庞大的末端配送网络和仓储运输需求,无人轻卡的落地可直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运输效率。VAN的自动驾驶技术聚焦于固定路线、封闭园区及城市短途货运场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高精度地图支持,实现货物装卸、路径规划的全流程自动化。这一布局与京东此前在无人仓、无人机配送等领域的探索形成协同,进一步夯实其智慧物流体系。
生态扩张:从“VAN”到“Robotaxi”的野心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的自动驾驶野心不仅限于物流。今年5月,京东注册了“Joyrobotaxi”商标,覆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等9大类目,透露出进军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意图。结合此次VAN的发布,京东的“汽车生态”拼图逐渐清晰:以物流无人车为起点,逐步向更广阔的自动驾驶出行领域延伸。这一路径与特斯拉、Waymo等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凸显京东“场景驱动技术”的商业逻辑。
行业影响: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京东的入局,为无人驾驶行业注入新变量。一方面,其丰富的物流场景和数据资源可加速技术迭代;另一方面,规模化部署计划将推动产业链成本下降。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能将物流领域的经验复制至乘用车市场,或重塑自动驾驶竞争格局。
刘强东曾提出“技术为本”的战略方向,而VAN的发布正是这一理念的延续。随着试运营的推进和生态边界的拓展,京东能否在自动驾驶赛道实现“后发先至”,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