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全球轮胎巨头普利司通(Bridgestone)宣布了一项业务调整:已签署协议,将其位于泰国罗勇府的炭黑制造与销售子公司——普利司通炭黑(泰国)有限公司(BSCB)——转让给东海炭素株式会社及其泰国子公司。这一举措被普利司通定位为其适应快速变化商业环境、强化高端轮胎核心业务“Dan-Totsu产品”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与专业伙伴合作,提升中长期竞争力,并探索炭黑回收利用等可持续发展路径。
此次交易涉及BSCB约140名员工及4万吨/年的炭黑产能。普利司通表示,此举是其“化变革为机遇”战略的体现,并强调将保留与核心竞争力直接相关的战略性炭黑业务,特别是用于高端轮胎、赛车轮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炭黑,这些业务将通过其在日本的子公司旭碳材株式会社(Asahi Carbon)继续运营。普利司通称,此次转让是其2024-2026中期经营计划(第二阶段)进行业务重组的一部分,预计对当前财年盈利影响较小。
然而,这项相对平稳的业务出售,却似乎难以掩盖普利司通在全球范围内更为剧烈的重组阵痛。早在年初,普利司通便已宣布将2025年定为“紧急危机应对年”,并启动了一项全面的重组计划,核心举措之一便是关闭低效工厂,以优化全球轮胎产业布局,应对严峻的市场挑战。
这一信号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不断被放大,裁员与关厂的消息接踵而至:
美国市场:得梅因农业轮胎厂和拉维涅卡车轮胎厂先后宣布裁员和关闭。得梅因厂因农业轮胎市场低迷,启动裁员程序,112名员工接受自愿离职;拉维涅厂则于2025年正式关闭,导致658名员工失业。
拉美市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工厂在2024年初和年中两度裁员,累计影响约740个工作岗位;巴西工厂也面临裁员和产能缩减。
欧洲市场:西班牙比斯开省工厂近期再启裁员计划,235名员工接受高达3万欧元的补偿离职。该工厂主要生产卡客车轮胎,因亚洲低成本竞争导致市场份额萎缩,产量和利润下滑,出口量暴跌。普利司通正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波兰。
亚洲市场:中国沈阳工厂于2024年1月停产关闭,涉及1200名员工。
普利司通阿根廷公司曾在其声明中坦言:“商业环境和市场充满挑战,2025年的前景看起来更为严峻。”这番话道出了许多跨国企业的心声。来自亚洲等地区的低成本产品竞争、部分国家商业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全球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持续上涨,共同构成了普利司通当前面临的多重压力。
面对困境,普利司通正试图通过“有进有退”的策略寻求平衡。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关闭低效工厂、裁员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地区(如将西班牙部分产能转移至波兰),并战略性地将资源向利润率更高的高端乘用车轮胎倾斜。同时,出售非核心炭黑业务,聚焦高端和战略性炭黑研发生产,也是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全球轮胎行业将继续深度调整,传统低利润业务萎缩,高附加值产品成为焦点。普利司通此次出售泰国炭黑业务,与其全球范围内的关厂裁员,共同构成了这家百年企业应对行业变革、艰难转型的复杂图景。这场深刻的调整,不仅考验着普利司通的管理智慧,也牵动着全球多个地区经济和众多员工的生活。未来,轮胎行业的整合与洗牌或将进一步加速。
上一篇:比亚迪汉家族销量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