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500人问卷揭示:“车企讲的安全,用户既没听到也没听懂”
创始人
2025-07-08 17:31:46
0

“你觉得一辆车安全不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我们在阳澄湖服务区,对500位普通车主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答案五花八门:“气囊多”“品牌好”“配置齐全”……却没有一个人提到:车身结构强度。

这样的调查结果,足够让整个汽车行业沉默。

近日,在江苏阳澄湖服务区的“汽车安全主题月”现场,我们设计了一份9题的汽车安全认知调查问卷,对随机路过的500位司乘人员进行了调研。最终结果显示:

在这个“智能配置”“感官厚重”成为主流判断标准的市场里,大多数人对“汽车安全”的认知仍停留在幻觉中。各大厂商费时费力的安全演讲,广大的消费者既听不到,也听不懂,更谈不上理解。

“车门沉、气囊多”就等于安全?

在“你认为汽车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一题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气囊数量多”“刹车距离短”或“有AEB辅助系统”,还有16%的人甚至没有想过或不确定这一问题。

在我们与其中一位46岁的司机攀谈中,他甚至表示:“我觉得安全就是看车门重不重,一关‘哐当’一声,就结实。”

这种典型的“感官安全”观念,其实长期被主流市场所放大:许多品牌在营销中以“关门声浪”“钢板厚度”“座椅柔软度”来传达“安全感”,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种“直观判断”。

但这正是危险的错觉。真正决定碰撞时能否保护乘员生命的,从来不是气囊数量,也不是钢板厚度,而是:白车身结构强度,吸能路径与冗余设计,结构节点的完整性与焊接工艺,是否通过了系统性的碰撞测试验证……

然而,这些核心安全因素,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几乎“失声”。

结构安全,一个从未被真正“教过”的概念

在问到“你是否了解白车身结构强度和钢材种类会决定车祸中的生存空间”时,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过”“第一次听说”或者“听说但是不了解”。

即使是曾经历过事故的用户,也大都将“安全”归因于“幸运”或“气囊弹开得快”,而非背后更深层的结构保障。

我们由此意识到:“结构安全”从未被系统化普及,更未在大众语境中形成认知框架。

这不仅是一次教育的缺失,更是一种传播的断层。厂商讲得太“技术化”,普通人听不懂;媒体讲得太“娱乐化”,关键点被稀释;销售讲得太“套路化”,只围绕配置和价格打转。

长期下来,“结构安全”变成一个沉默的概念:存在于白车身实验室与工程部门,却从未真正走进用户心里。

当品牌与配置掩盖了“测试真相”

问卷中另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如果一辆车配置丰富、看上去结实,但未通过任何碰撞测试,你是否会认为它安全?”

出人意料的是,一大半的受访者选择了“可能没问题”或“不确定”,还有人表示:“只要是大牌子,不会太差。”这背后反映的,是当前汽车消费的两大误区:

品牌迷信:在国产车崛起与合资品牌下探的交汇期,品牌定位成为消费者信心的“锚”。大多数用户对技术验证体系一无所知,却相信“名气就是实力”。

配置崇拜:在宣传中“安全=配置”的逻辑反复灌输,导致公众错误地将AEB、L2辅助、气囊数量等“主动配置”当作“安全底线”。

而事实上,C-NCAP、E-NCAP、IIHS这些评价标准,才是衡量车辆真实安全性能的核心依据,但在调查问卷中,却仅有8%的人完全了解过。其实这些测试报告和评级成绩,很少被用户主动查阅,更不在购车对比清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品牌声誉与配置堆砌,正在逐渐取代“科学验证”成为公众的判断依据。而这种替代,恰恰是最大的风险。

智能技术是安全“加分项”,不是“免死金牌”

“关于AEB在内的包括其它智能化技术,你认为哪种说法最接近你原本的理解?”这是调查问卷中最引发讨论的一题。

有高达60%的受访者选择AEB能避免事故,还有用户表示:“有它我就放心了。”

我们承认,AEB、L2辅助驾驶、NOA等系统,的确在关键时刻能起到补救作用。但实际上,AEB系统的工作前提包括:识别能力准确(需要传感器协同工作),响应逻辑合理(不会误判或迟钝),硬件机制冗余健全(电控系统、制动助力不能出故障)。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失效,系统就可能“沉默”,而司机若完全依赖系统、丧失警觉,反而更容易陷入危险。

目前国内大多数用户仍然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过度乐观,甚至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这种心理上的“技术代偿幻想”,才是今天智能化最大的问题。

我们该如何重新讲“安全”这件事?

不得不承认,这次的问卷调查,它真实地揭示了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大多数汽车用户,对安全的认知远远落后于行业技术发展。

这不是用户的问题,而是行业传递链条的问题。是厂商“讲得太快”,媒体“说得太浅”,教育“来得太迟”。

我们今天做这场“安全主题月”,不是想强调“哪个品牌更厉害”,而是想在车水马龙的服务区,用展览、讲解和实物,把“安全”重新还原为一句话:不是你听得懂什么,而是你能不能被保护住。

在最后一道问题中,我们问:你认为现在大家对“汽车安全”了解得足够吗?你有什么建议?

80%的人认为“不多”。有20%的人表示想看到一场关于真实碰撞、拆解结构、烧毁电池的展览。

这足以让我们坚定:

公众不是不在意安全,他们只是从未被认真地教会。只要讲对了,讲明白了,公众也能理解“安全”这件事。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百慕大三角是怎么形成的 百慕大三角是怎么形成的到目前为止,对“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类认为,这些失踪是由...
墨鱼属于什么动物? 墨鱼属于什么动物?软体动物,它的壳在身体内(已退化).
怎样提高台球精准度 怎样提高台球精准度我从中式十六彩总结出一些关于准度的经验给你:1、认真对待每一颗球(这点最重要),绕...
天水幼儿园血铅事件:严惩到底才... 唯有举起法律的利剑,对肇事者依法予以严厉处置,才能释放出绝不姑息、绝不容忍的坚定态度! ▲7月8日...
陈楚歌是那本玄幻小说的主角 陈楚歌是那本玄幻小说的主角搜遍全网,只有陈楚歌进步记,但不是玄幻,是不是偶记错了名字?新流星蝴蝶剑?
真三国无双3中怎么拿到甘宁,陆... 真三国无双3中怎么拿到甘宁,陆逊,大小乔,甘宁:吴传第四章夏口之战让他投降,或不过此关,赤壁之战后自...
清北VS港大?广东屏蔽生168... 7月8日,网友的一篇高考填报志愿的短文突然爆火,直接颠覆了不少家长的 三观——原来,高报志愿中,还有...
福建舰服役日期将近,歼-15如... 福建舰服役日期渐近,歼 -15 的升级迭代备受关注。歼 -15 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的主力,将迎来一系...
知名车企宣布破产:已无重整条件 7月8日,广汽菲克管理人发布消息,根据广汽菲克公司的负债情况、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广汽菲克不能...
万泰生物:国产九价HPV疫苗定...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备受关注。7月8日,万泰生物正式公布我国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