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YU7引发爆单热潮之后,小鹏G7终于带着“降价杀招”正式上市了,起售价19.58万元,直降4万,配置却一丝不减,不仅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5C超充AI电池,还把算力拉满,直接冲击L3级辅助驾驶。面对小米的热度,小鹏没有硬刚,而是打出了错位竞争的牌。
从定位来看,小鹏G7是一款主打空间、智能、舒适的纯电中大型SUV。4892mm的车长、2890mm轴距,再配上1062mm/1035mm的前后排头部空间,确实比小米YU7和Model Y都更宽敞。再加上后排娱乐屏、折叠小桌板、三处50W无线快充、819L后备厢、39处收纳空间,这些细节配置也说明了G7的家庭导向属性。
性能方面,小鹏G7虽不如YU7那样注重“跑得快”,但它同样拥有702km的CLTC续航、6.5秒破百、最高202km/h的表现,在日常使用中完全足够。而且,它的优势在于全系标配DCC智能减振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组合,更强调舒适性和操控性平衡。
最值得说的是智能化。小鹏G7不仅搭载了行业领先的图灵AI芯片,在Ultra版上更配备三颗图灵芯片,有效算力高达2200TOPS,是主流车型的3-28倍,再加上与华为联合开发的AR-HUD,全场景AR导航和AR安全提醒等功能,可以说在智驾和座舱AI领域,小鹏G7已经站在了目前行业的最前沿。
而小鹏这次也学会了不跟风,在YU7以“情绪价值”和“米家生态”圈粉年轻用户的同时,G7选择了走技术实干派路线。何小鹏也明确表示,G7与YU7是“双7组合”,未来将共同拓展市场,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
从产品节奏来看,小鹏在6月交付超3.4万辆,上半年总交付量已超19万辆,超过2024全年表现。加上G6、X9、MONA等车型稳定输出,现在G7的上市,无疑会让小鹏在下半年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归根结底,小鹏G7这次亮相不是“跟着小米打”,而是用自己的智能、舒适、空间优势构建了一个独立的产品定位。在19-23万的区间,像这样技术领先、空间够大、智驾靠谱的电动车,市场其实并不多。
所以问题来了,面对更具情绪价值的小米YU7和更偏理性的技术派小鹏G7,你更愿意为哪一辆买单?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