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竞赛中,高速ETC通行功能始终是横亘在车企面前的“终极关卡”。这项看似简单的场景,实则暗藏多重技术挑战:收费站前后的无划线广场需车辆自主完成路径规划;密集车流中的博弈决策考验系统实时判断能力;ETC通道的精准识别要求厘米级定位精度;抬杆时机的毫秒级响应更关乎通行效率与安全。传统方案往往因场景适应性不足,导致车辆在收费站区域频繁接管,成为智驾体验的“断点盲区”。
“天神之眼B”迎来升级
据悉,多数智驾辅助车型对新建收费站、临时车道变更等动态场景时,系统失效概率高达63%。比亚迪于今年7月初公布了关于其最新智能驾驶辅助能力上的重要提升。“天神之眼B”ETC通行功能打通了城市和高速路段的连接关口,实现了高速收费站精准识别ETC通道,真正做到智驾全程无断点,丝滑过闸。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核心的用户体验点是“连贯性”,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首先,系统必须能够自动通过收费站前后的无划线广场,完成车辆间的博弈和复杂路况处理。这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精确的环境感知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其次,准确识别ETC通道,再智能规划最优通道,并完成抬杆识别与通行也是关键所在。为此,比亚迪的研发团队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学习,通过不断的迭代优化,使得系统能够在各种复杂的交通环境中稳定运行。预计该功能将在7月初随OTA更新首先在腾势Z9GT及Z9车型上启用,并将逐步推广至更多车型。
截止今年7月初,搭载“天神之眼”的比亚迪车型保有量已超过百万辆,构建起了国内最大的车云数据库。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一个庞大的研发团队,包括超过11万名研发人员,其中专门从事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的工程师就有5000多名。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支专业且强大的队伍,比亚迪才能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自研,从而确保每一项新技术都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并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