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车车新能源装备沿着中欧班列驶向远方,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面端上国际展台,当一句句承诺在签约现场郑重落笔——在兰州,在这场连通世界的盛会上,我看到的不仅是项目签约的累累硕果,更是一种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的“驼铃精神”。它不再只是古老商道上遥远的回响,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充满人情味的中国力量。
诚信的“驼铃”,在这里敲得最响。兰洽会不是“一锤子买卖”的秀场。想想那些连续数年参会的老面孔企业,想想那些去年签了约、今年就带着更大投资额回来的老朋友。他们的行动,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一个“信”字值千金,合同上的每一个签名,背后都是沉甸甸的承诺。这份坚守,让合作的路越走越宽,让发展的根越扎越深。这响彻会场的“诚信驼铃”,正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道德基石。
互助的“驼铃”,在这里格外温暖。走进展馆,你能看到这样动人的画面:东部省份的专家团队,正手把手给西部县城的创业者讲解技术;大型国企的展台前,耐心为上下游中小企业对接资源;素不相识的参展商,因为一个共同的产业梦想热络地交流着联系方式。没有壁垒,只有携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份朴素的共富情怀,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利益,传递着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社会正能量。兰洽会,就是一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实践。
实干的“驼铃”,在这里日夜不息。签约只是起点,落地才是关键。镜头之外,是无数普通人在默默付出:为保障项目顺利开工,地方干部一遍遍跑现场、解难题;为攻克技术难关,工程师们挑灯夜战;为抢抓工期,建设者在戈壁滩上挥汗如雨。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耕耘。这份“干”字当头的精气神,让宏伟蓝图一点点变为现实,也为我们每一个人树立了奋斗的榜样。这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风尚,正是推动社会前行的最强劲引擎。
开放的“驼铃”,在这里拥抱世界。兰洽会的魅力,在于它的“国际范儿”。中亚的干果、欧洲的机械、东南亚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客商在这里洽谈、交流、碰撞思想。这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是一座文明互鉴的桥梁。它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信号,也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拥抱世界、共谋发展的博大胸襟和自信从容。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正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兰洽会的意义,远不止于签了多少亿的订单。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风貌:以诚立信、以和共济、以干兴业、以容致远。这种流淌在普通人心间、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的“驼铃精神”,是比黄金更珍贵的财富,是推动社会前行最深沉的力量。
当盛会落幕,项目落地生根,这份精神将继续在陇原大地、在神州各处回响。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诚信、互助、实干、开放,这些朴素而伟大的品格,永远是中国行稳致远最可靠的“指南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