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汽车行业深度报告:当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共振:详解VLA与世界模型
报告共计:46页
本文聚焦自动驾驶与机器人领域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及世界模型,核心内容如下:
VLA模型作为多模态模型,以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为底座,具备“理解万物”的通用性,展现出超越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单一领域的潜力,有望成为广义具身智能的基础模型范式。
在自动驾驶领域,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驾驶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这推动其从数据驱动向知识驱动、从第三人称智能向第一人称智能进化,而VLA模型是这一范式转变的技术基础。此过程中,应用焦点从基本功能实现转向人车交互性、极端场景通过性等体验提升,将重塑汽车行业产品生态。
车端VLA的工程化部署是核心挑战,需解决多项关键问题:获取良好3D中间表征(如3D GS技术)、强化长时序记忆能力(如稀疏注意力机制+动态记忆模块)、优化模型架构与推理机制以提高端侧计算效率(如模型量化、MOE架构)、构建高保真云端模拟环境。其训练或采用“行为克隆+逆强化学习+强化学习”的主流方案。
具身智能被视为自动驾驶的升维问题,二者在模型构建方法论和硬件零部件领域有诸多可迁移之处,但具身智能数据闭环构建难度更高,因场景更复杂、硬件构型差异大等。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问题是有效数据采集,破局需标准化(底层硬件、通信协议)和模型优化(闭环构建、物理交互能力)。
此外,文档还介绍了自动驾驶领域的Waymo EMMA、理想Mind VLA等典型VLA架构,以及机器人领域的Open VLA、Helix等架构,展示了VLA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路径。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