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部边缘,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7月8日,一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活动在这里展开,调研团队穿梭于繁忙的海岸线与创新园区,亲身感受这块“飞地”的勃勃生机。
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比亚迪为引领,已构建起千亿级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过去四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5.5%,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更是激增77.3%。这些数据无不彰显出合作区作为深圳新增长极的强大潜力。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奇迹在这里不断上演。小漠国际物流港,比亚迪“深圳号”巨轮刚刚结束巴西之旅,便满载6800多台新能源车,马不停蹄地驶向欧洲,其中“深汕造”汽车达到了1105台,标志着本地制造实力的显著提升。
比亚迪深汕汽车工业园,自2021年8月一期项目签约以来,二期、三期、四期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一期项目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研发与生产,16栋厂房、174条产线全面投产。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东西地块已相继投产,日产整车达1300辆,2024年生产整车超过25万辆。三期、四期项目则主攻电池组装,迅速构建起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闭环。四期电池包PACK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半年,再次刷新了“深汕速度”。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凭借其临港优势,成为比亚迪各大生产基地中唯一重点面向海外市场,实现厂港联动发展的基地。随着比亚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量产,小漠港的汽车出口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除了比亚迪,深汕特别合作区还吸引了京西智行、佛吉亚、东风李尔、延锋国际等近30家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千亿级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优良的营商环境是这一切的基石,京西智行深汕生产基地仅用时18个月便完成了从土地整理到产线安装的全过程,并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
壁虎汽车等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也在深汕落地生根,壁虎汽车与西非绿动未来签署谅解备忘录,成功打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非洲加纳的首个投资合作项目。
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车驰天下·材赋未来”产业投资促进大会上,现场签约了15个项目,涵盖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备生产基地、汽车特种涂料及高端化工材料研发基地等多个领域,为产业链的持续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深汕特别合作区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高端电子化学品、智能制造装备、海洋产业等多个领域发力。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已引进多个项目,致力于打造百亿级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企业也在这里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合作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交通枢纽能级不断跃升,深汕高铁、广汕高铁、厦深高铁“三铁”联动,内畅外达的综合交通体系日益成熟。小漠港作为深汕陆海联动的重要支撑,已开通多条航线,二期主体工程预计2027年底投产运营,将具备每年100万辆汽车的运输能力。
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深汕特别合作区同样不遗余力。深圳中学高中园等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引入,深汕人民医院等医疗设施加快建设,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为产业人才和新市民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