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燃油车使用的两种极端情况,长时间不开和每天就开个 5 公里,这两者对车的影响可大不一样。估计好多朋友都没仔细琢磨过,咱一起来掰扯掰扯。
先说说每天开 5 公里这种情况哈。你可能觉得,每天开车出门溜达一小圈,车子还能活动活动,挺好的。但实际上啊,这里面问题不少。每次启动车子,发动机都得经历一个冷启动的过程。这时候,发动机内部的润滑油就像冬天早上的蜂蜜,特别粘稠,流动性差得很,没办法好好地给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提供足够的保护。据研究,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磨损速度能达到正常条件下的 6 倍呢!你想想,每天就开 5 公里,发动机还没热乎起来,就到地方了,这频繁的冷启动,时间长了,发动机能受得了吗?就好比一个人,每天都在冰天雪地里干活,身体能不遭罪嘛。
再说电瓶,短途行驶的时候,电瓶充电的时间特别短。咱都知道,电瓶就像车子的 “小心脏”,得有足够的电量,车子才能正常运转。可每天只开 5 公里,电瓶根本充不满电,长期这样,电瓶就容易亏电。要是亏电次数多了,电瓶的寿命可就大打折扣了,说不定哪天就打不着火了,那可就尴尬了。你说,换个电瓶又得花钱,多不划算呀。
还有油耗和积碳的问题,也得注意。发动机在低温的时候,工作状态不好,燃油不能充分燃烧,这就会导致积碳增加。积碳一多,发动机的性能就受影响,动力变弱不说,油耗还蹭蹭往上涨。本来加一箱油能跑挺远,现在可好,没跑多远就得去加油,钱包越来越瘪,咱心里能不郁闷嘛。
那长时间不开车呢,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长时间把车停在那儿,就像让一个人一直躺着不动弹,也会出问题。比如说电瓶,就算车子停着不开,电瓶也会慢慢放电。要是停放时间太长,电瓶里的电就会放光,到时候想开车,车子却启动不了,多闹心。就像我上次,出差一个月,回来车就打不着火了,找救援又花了一笔钱,心疼死我了。
轮胎也是个问题。车长期停着,轮胎的同一个部位一直承受着车身的重量,时间长了,轮胎就可能变形。你想啊,轮胎都变形了,开车的时候能稳当吗?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存在安全隐患呢。就好比穿了一双变形的鞋子,走路都别扭。
另外,车子里的各种油液,像机油、变速箱油啥的,长时间静置,也会出状况。机油会沉淀、变质,润滑效果变差,下次启动车子的时候,发动机的磨损就会增加。变速箱油也一样,变质后会影响变速箱的正常工作。这就好比人身体里的血液不流通,各种毛病就找上门了。
这么一对比,你看出来了吧,每天开 5 公里和长时间不开车,对燃油车都有不小的影响。相对来说,每天开 5 公里这种短途行驶,对车子的伤害可能更大一些,因为它带来的发动机频繁冷启动、积碳和电瓶亏电等问题,都比较棘手。不过呢,长时间不开车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那怎么尽量减少这些影响呢?要是你经常短途行驶,建议隔一段时间,找个机会让车子跑个长途,让发动机充分热起来,把积碳烧掉,这样能让车子保持良好的状态。要是车子长时间不开,最好每隔一两周启动一次,让车子运行一会儿,给电瓶充充电,顺便检查一下轮胎和油液的情况。这样做,能让咱们的爱车更健康,陪伴咱们更久。
好了,今天关于燃油车长时间不开和每天开 5 公里的区别,就跟大家聊到这儿了。觉得有用的朋友,记得给我点个赞,关注我,以后还有更多汽车小知识分享给大家,祝大家都能拥有一辆状态棒棒的爱车,出行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