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楼下修车铺换机油,老李师傅一边拧着油底壳的螺丝,一边瞅了眼我停在旁边的车,突然慢悠悠地说:“你这带 T 的车,每次停好就直接熄火?” 我愣了下,点头说对啊,不然还等着吃晚饭啊。他直起腰,用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嘴角带着点无奈:“难怪你这发动机声音一年比一年糙,多等 30 秒再熄火能死啊?”
当时我还真没当回事,觉得他就是想多赚点保养钱。直到上周跑了趟长途,高速上超车时总觉得动力有点发闷,回来赶紧又去找老李。他把车吊起来,拆了进气管道,指着里面一个亮晶晶的金属件说:“你看这涡轮增压器,边缘都有点焦化了。正常用个七八年没问题,你这才三年就这样,不是瞎折腾吗?”
他这话让我有点脸红。老李蹲在地上,拿个小手电照着涡轮,跟我说:“这带 T 的发动机啊,就像个长跑运动员。你踩油门的时候,涡轮转得比电风扇快多了,温度能飙到好几百度。你一脚刹车停稳,咔嚓就熄火,机油泵跟着不转了,涡轮还在高温下闷着,里面的轴承啊、油封啊,可不就容易坏?”
我这才想起,之前开自然吸气的车时,确实没这么多讲究。老李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拍了拍引擎盖:“自然吸气的还好,毕竟没涡轮那么娇贵。但现在带 T 的车越来越多,尤其那些经常跑高速、或者城里堵车时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这事儿真得注意。”
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说前阵子有个开 SUV 的小伙子,刚买两年的车,发动机就出了问题,拆开一看,涡轮轴都有点变形了。“那小伙子就是急性子,每次到地儿,方向盘一回正,钥匙一拔就走人。我说他的时候,他还说说明书上没写。” 老李撇撇嘴,“说明书上能把所有细节都写全?好多都是老维修工摸出来的门道。”
其实啊,这小动作也简单,就是停车后别着急熄火,让车怠速个 30 秒到一分钟。尤其跑过高速、爬过陡坡,或者刚在城里堵车堵得厉害,发动机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时,更得等这一会儿。你想啊,就像人刚跑完步,总得喘口气再坐下吧?发动机也一样,让它慢慢降降温,机油再循环一会儿,把涡轮里的热量带走点,可不是能多用几年?
我后来特意问了几个开出租车的朋友,他们开的车天天跑,发动机反倒不容易坏。有个师傅跟我说,他们车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多赶时间,停车熄火前都得怠速半分钟。“刚开始觉得麻烦,后来习惯了就好了。一辆车开个五六十万公里,发动机还能保持劲儿,这点等的时间算啥?”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情况都得等这么久。要是就市区里慢慢悠悠开了几公里,发动机温度不高,那停好车直接熄火也没啥大问题。关键是判断发动机是不是 “累着了”—— 比如刚超车完,或者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指针还挺高,这时候就别嫌麻烦,多等那几十秒。
我自己现在养成了个习惯,停好车后,先拉上手刹,挂到 P 档,然后顺手调调座椅,或者看看手机上的消息,差不多半分钟过去,再熄火。一开始总忘了,好几次都下了车才想起没怠速,又拉开车门重新打火等一会儿,旁边路过的人都瞅我,估计觉得这人有点傻。但慢慢就记住了,现在不这么做,反倒觉得少了点啥。
前几天碰到老李,他还笑着问我:“最近发动机声音是不是顺耳多了?” 我还真没注意,回去特意听了听,好像还真是,以前冷启动时有点杂音,现在顺畅多了。看来这不起眼的小动作,还真有点门道。
其实养车这事儿吧,就跟照顾人似的,细节上多上点心,它就少给你添麻烦。不一定非得花大钱做什么高级保养,有时候师傅们随口说的一句话,一个小习惯,就能让车多陪我们几年。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到这儿,这可是维修工师傅实打实教的招儿,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照着做了。觉得有用的话,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就发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