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发布会上,炫了一下据说可以媲美物理遮掩帘的调光天幕。实际效果如何,留给这个夏天去验证吧。
延伸下:如果这些个指标,在这个夏季能够被证明为事实的话,今后调光天幕可能会成新能源车的标配。而趋势一旦形成,会对EC这种调光技术线路形成正向飞轮。而现在的EC调光头部企业,有可能会成为:
动力电池届的宁王。
分四个假设聊聊:
如果只是用于购车参考,可以只看第二部分。OK,开始一个一个说。
声明:文章调研数据来自DeepResearch,请充分鉴别求证
继续电动化→继续上天幕→就需要调光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痛点:为了空间上天幕,然后承受暴晒与能耗。
天幕并不是单纯为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在新能源时代,可能是一个无奈的被迫选择。加了电池,车内的垂向空间被侵占。下面不行,只能在上面想办法。把顶棚的钣金/骨架/内饰件,缩炼成一层玻璃,能偷出不少的空间。
随之而来的,头直接隔着玻璃顶着太阳,烈日当头。甚至不得不“全副武装”——戴墨镜、遮阳帽、防晒衣,这可是肉身户外时的装备啊。
而且,高温不仅直接影响乘坐舒适,还迫使空调长时间高负荷制冷,显著增加耗电量,削减电动车续航里程 。以及,无遮阳帘的通透玻璃顶在日光下会造成车内强光眩目,驾驶员上半身处于炙热明亮区域而下半身凉爽阴暗,形成“冰火两重天”式视线不适 ,这类眩光和亮度反差可能分散驾驶注意力,带来安全隐患。
说好的“第三生活空间”,有点过于火热了。但,即使生命因此而火热,为了空间,还是不得不上。
天幕还会有的话,调光技术有可能成为刚需
新能源车,回归到物理遮阳帘的一个可能是。空间不需要再朝上面要?
但是:CTP/CTB基本上把成组及总布置的空间压榨的差不多了。目前固态电池的风有在吹,但是量产的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这样,电池对车内空间的侵占就还会在。
那么,天幕可能还会是一个目前主流的妥协选择。辣,如果调光性能足够强,强到与物理遮阳帘基本持平,那么就有可能会成为刚需。
但其实也不需要所有的性能都拉齐,可能只有几项核心性能拉上去了的话,就能解决暴晒焦虑。
聚焦哪几个需求,能够替代物理遮阳帘?
车主真正的痛点,应该可能是:
另外还有一个重点可能是:“遮上”以后能够像物理遮阳帘一样的黑。能够解决这些,可能就能忘记物理遮阳帘。
以及,其他的,可能是痒点的价值创造。
有这些的话,会让消费者更有支付意愿…….吧。
现在看看,现在的调光天幕,能做到什么水平。
最新的EC调光:够黑、够透、高阻隔
小米 YU7 Max 配的是由光羿科技提供的 EC(电致变色)调光天幕。根据发布信息,其核心参数与技术路线如下:
功能与性能
技术路线:采用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 EC)智能玻璃,由深圳市光羿科技提供最新一代柔性EC薄膜 。与传统EC依赖刚性玻璃基底+真空镀膜不同,YU7 Max的天幕使用柔性PET基底+卷对卷涂布工艺制成的黑色电致变色膜 。
可见光透过率(VLT):在高透亮态时,玻璃接近全透明,可让大量自然光进入;在极深暗态时,遮光率高达 99.85% 。这意味着暗态下VLT仅约0.15%,接近全遮蔽效果 。
红外阻隔率(IRR):据公布,YU7 Max调光玻璃在暗态下红外线阻隔率达99.9% 。亦即绝大部分太阳热能在进入车厢前被挡在玻璃之外。这可能是通过EC变色层吸收+多层膜系反射共同实现的 。紫外线阻隔率更是高达99.99% 。即便在透明态,光羿的膜也能滤除绝大部分有害光线,仅将可见光引入。
调光响应时间:官方未明确披露具体变暗/变亮速度,(雷总的预期管理是需要一点时间)参考同代柔性EC产品,在大面积状态下从全透到全黑约需 <60秒 完成 。光羿科技称其新一代EC已将全程变色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 。相较十年前波音787舷窗变暗耗时3分钟以上 ,这已经是显著进步。虽然1分钟仍不及SPD和PDLC动辄秒级的切换速度 , 但在阳光条件逐渐变化的场景下,这样的响应已够用且平滑,不会给乘客造成突兀的不适。
能耗与功耗:EC调光玻璃的能耗极低,这也是YU7选择EC方案的原因之一 。资料显示,电致变色膜每平方米静态维持耗电约0.4 W,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EC玻璃的一个优势是断电后可保持当前状态(所谓“记忆效应”) 。因此即便停车熄火,YU7 Max的天幕还能维持之前的明暗,不会像SPD/PDLC那样掉电后自动复原透明或雾态 。这对停车遮阳非常实用:熄火离车时调暗天幕,可持续遮蔽阳光降温,而无需通电支撑。
这些指标,回去对照下用户需求的假设,看看如何。下面,把各个技术线路的对照组拉一下。
智能天幕三路线,从各有千秋到一支独大?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调光技术主要分三种:
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侧重。从上表可以看出,EC方案综合性能均衡,在遮光、隔热方面占优,能耗低且适用于大面积曲面,正在从高端逐步平价化 。SPD方案调光范围极宽、速度极快,但高成本、高功耗和耐热瓶颈限制了其普及,目前仍是豪华品牌的炫技配置(如奔驰、凯迪拉克Celestiq等)。
PDLC方案胜在成本低廉、响应迅捷,已成为20- 30万元级车型推广智能天幕的首选路线 ;其不足是隔热和遮光效果相对一般,但通过黑膜改进后“性价比之王”的地位更加巩固 。
至于新兴染料液晶路线,则有望结合LCD和PDLC优点:提供接近真彩的透光率和快速响应,同时暗态不再是散射而是真正吸光变色 。如果该路线能攻克材料成本和可靠性问题 ,将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搅局者。
但EC技术线路,是怎么突然就有隐隐冒头的趋势?看看它的技术演进。
EC调光,从飞机舷窗到汽车天幕
智能调光玻璃并非最近才诞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应用于飞机舷窗与汽车后视镜。但当时的技术受限于反应慢、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难以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顶棚。
第一代技术:刚性玻璃基底
最早应用于波音787的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 EC)玻璃,使用传统氧化钨材料与液态电解质。虽然实现了透明与变色两种模式的切换,但存在严重的性能缺陷:
第二代技术:固态材料替代液态电解质
随着技术进步,第二代EC玻璃引入了固态或凝胶状电解质。这种改进提升了材料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延长到几万次循环,且改善了变色均匀性。然而,由于依然使用玻璃基底,仍然存在重量大、难以曲面化、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限制了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
第三代技术:柔性薄膜EC技术的突破
也就是深圳光羿科技给小米YU7MAX供的柔性薄膜EC技术。新技术的突破包括:
性能、成本、良品率都拉上去了,使得柔性EC薄膜天幕在汽车上的大规模应用终于成为可能。但技术还在变革,要看看EC的技术线路,能够否继续成为主流的线路。
EC线路会继续是主流吗?
市占率现状:2025年,国内市场智能调光天幕渗透率预计达到20%。其中,EC技术已逐渐占据主流,搭载车型也不断增加,尤其在20- 30万元的车型中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供给端:虽然EC调光玻璃当前价格略高于传统天窗,但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还有下降空间。长远来看,EC技术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更广泛的市场普及。
需求端从用户反馈看,EC天幕带来的实际使用体验改善明显,尤其在夏季车内隔热降温效果显著,大幅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复购推荐率,推动了市场的良性循环。
关键点,尽可能是能够像动力电池那样,利用规模效应,能够大幅的成本下降。就是10万块的车,也能有500公里以上续航的级别,基本就能打透市场了。如果良性循环形成,EC线路蒙头狂奔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
预测的话,个人倾向于以下判断:智能调光天幕具备成为未来主流配置的技术和市场前景,但其普及是一个渐进过程,受到成本和替代技术竞争的制约。如果成本下降和用户口碑这二大推力持续发酵,EC天幕完全可能像全景天窗本身一样,从豪华走进平常:正如十多年前全景天窗也是高配专属,如今连十几万的车都在配。
同理,随着“不会晒的天幕”口碑传播,消费者未来或将以拥有调光功能作为衡量高级座舱的重要指标,从而倒逼行业实现标配。但如果成本迟迟无法降到人人可接受,或者PDLC等后来者以更低价“够用”方案占领中端市场,那么EC天幕普及速度会放缓,可能长期局限在高端车型。
如果EC技术线路继续成为主流,那么光羿科技的先发优势能够保持并巩固吗
四、光羿科技:垂直整合一体化
光羿科技,为何短短几年就成了行业“隐形冠军”。成立于2017年的光羿,同时在硅谷和深圳布局研发,短短几年累计获得600+项相关专利,涵盖材料设计、电化学结构、光学仿真、工艺装备等方面 。在核心配方上,光羿自主开发了黑色电致变色材料体系,解决了传统EC发蓝、透过率低的问题 ;其离子液体电解质和固态粘结剂配比也是商业机密,直接决定了循环寿命和响应速度。
另一方面,光羿投入巨资建设了苏州制造中心,引入卷对卷涂布+层压自动线,实现单条线月产超1万套天幕的能力 。其工艺良率和一致性经过大批量车型装车验证,被行业认可为目前全球唯一可量产大尺寸柔性EC的企业。
简单总结下:(a) 材料上有自研配方+专利,性能拔尖;(b) 模组上有量产工厂,能按车规标准稳定交付;(c) 软件算法上,与主机厂联合调校光传感、自适应控制、OTA升级等,使天幕真正成为汽车智能系统一部分 。尤其是后者,光羿团队为车厂开发了“SaaS级”的光学控制算法,提供包括环境光感应、分区控制、语音联动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而不仅仅卖一片玻璃 。
这种从材料到工艺的全链掌控构筑了高门槛壁垒,以及已装车蔚来、极氪、小米等 20+ 款车型先发。让竞争对手(无论国内新创还是国外巨头)在短期内相对难以复制光羿的成功。
基于这个假设:智能调光玻璃可能正处于行业爆发前夜,建议关注掌握核心材料和工艺的企业,如光羿科技,这类公司拥有专利壁垒和量产能力,在行业起量时将充分受益。上游材料领域,导电膜、变色染料、电解质等环节的国产替代也是投资热点,突破关键材料可显著降低成本 。
好了,说到这。
你体验过智能调光天幕吗?你觉得值不值得成为标配?如果给你选:遮阳帘 + 深色玻璃 vs 电致变色玻璃,你怎么选?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