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柬中时报》消息,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致函泰国文化部长佩通坦,敦促其履行文物归还协议。这一事件背后,是两国近期持续升级的多领域争端。7月4日,佩通坦正式就任泰国文化部长,当天便在部务会议上明确表态,塔莫安通寺为泰国主权范围内的古迹,已依据《1962年古迹保护法》列入国家古迹名录。
这一立场随即遭到柬埔寨文化和艺术部的强烈反对,其在声明中强调,根据1904年与1907年《法暹条约》及相关地图,该寺明确位于柬埔寨境内,属柬埔寨国家遗产。双方各执一词,让这座古寺的归属争议再度升温。同样在7月4日,佩通坦宣布暂停向柬埔寨归还20件高棉文物。这批文物源自1970年代经新加坡非法流入泰国的43件文物,其中23件已分别于2009年和2015年归还。
佩通坦已经宣誓成为泰国文化部长(资料图)
2024年泰国内阁曾批准归还剩余20件,如今佩通坦以年度预算不足、非紧急事务无法动用中央预备金为由搁置进程,还提及需根据当前泰柬关系重新评估。对此,彭萨格娜致函表示柬埔寨愿承担所有运输费用,希望泰国信守去年达成的协议。两国的摩擦不止于文化领域。柬埔寨外交部7月4日发表声明,宣布将3处古寺及“翡翠三角区”共4处争议地区提交国际法院裁决。声明中,柬方批评泰国扩大军事部署、单方面关闭边境口岸、在敏感区域挖战壕,还威胁切断互联网、电力与燃油供应,称这些行为严重加剧边境紧张局势。
柬方强调,相关地区主权在1904年《法暹公约》、1907年《法暹边界条约》及后续地图、2000年谅解备忘录中已有明确界定。泰国对此回应坚决。泰国外交部7月6日发布声明,重申坚持通过两国联合边界委员会以双边方式解决争端,不承认国际法院对这些争议地区的管辖权。泰方指出,2000年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仅约定通过联合边界委员会解决边界问题,未提及第三方机制,柬埔寨应遵守这一协议。
佩通坦(资料图)
这场争端的背后,绕不开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恩怨。今年6月中旬,佩通坦与洪森的私人通话录音流出,内容显示她尊称洪森为“叔叔”,并对泰国将领发表不当言论,引发泰国国内轩然大波。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受理相关违宪调查请愿,决定暂停佩通坦总理职权。但她并未就此沉寂,而是提前布局,于7月3日宣誓就任文化部长,其空缺的总理职位由他信家族支持者普坦接任,稳住了政局。
佩通坦的反击精准且有力。选择在文化领域出手,既避免了直接引发军事冲突,又能通过软实力博弈向柬埔寨施压。推动泰国皇家传统服饰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对柬埔寨此前在相关领域动作的回应——柬埔寨申请将传统婚礼文化列入名录,其材料中出现泰国服饰内容,被泰国媒体认为涉及文化归属争议。
佩通坦(资料图)
泰柬边境局势的恶化已产生实际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边境口岸关闭导致大量游客和跨境务工人员受阻,双方在这场争端中难有赢家。柬埔寨国会主席昆索达莉直言,历史上泰国政局不稳时,常有政客通过挑起与柬边界问题转移视线,柬埔寨成了“泰国政治斗争的受害者”。
洪森或许没料到,看似处于劣势的佩通坦能迅速组织反击。从暂停文物归还到明确争议寺庙归属,佩通坦的一系列举措让柬埔寨陷入被动。而随着国际法院可能介入边界争议,以及两国在文化领域的角力持续,这场较量还将继续升级。泰国的正面硬刚,让原本复杂的中南半岛局势更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