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可有些情况,你可能觉得没啥,实际上已经触犯了酒驾的法规,而且后果相当严重。今天我就给大伙讲讲容易被忽视,却会被判酒驾的五种情况,每一种都有真实案例。
第一种,隔夜酒驾。不少人觉得,晚上喝了酒,睡一觉第二天开车就没事了。但事实真不是这样。之前有位大哥,晚上和朋友聚餐喝了不少酒,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自己挺清醒,就开车去上班,结果路上被交警拦下,一测,妥妥的酒驾。这是为啥呢?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代谢酒精的速度不一样,有的人就算睡了一夜,体内还是会残留酒精,足以达到酒驾标准。所以啊,要是前一晚喝了酒,第二天开车前,最好用酒精测试仪测一下,或者干脆保险起见,打车出门。
第二种,酒后挪车也算酒驾。很多人觉得,我就把车从这个车位挪到旁边那个车位,没开多远,能有啥事儿?可法律可不这么认为。之前有个小区里,一位车主喝完酒回来,发现自己的车位被占了,他就想着把占车位的车挪开,自己好停车。结果刚把车发动,挪了没几米,就被小区保安发现报了警,最后被认定为酒驾。要知道,只要你酒后启动车辆,并让车辆发生了位移,不管距离多短,都算酒驾。所以,哪怕是在小区里、停车场这种看似安全的地方,喝了酒也千万别碰车。
第三种,酒后在道路上推车,也可能被判定为酒驾。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有这样的例子。曾经有个人,喝酒后知道自己不能开车,就想着把车推回家,结果在路上被交警发现。交警一看,虽然他没坐在驾驶座上开车,但他在道路上推车的行为,同样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最后还是按酒驾处理了。大家记住,道路可不只是给车辆行驶的,在道路上的任何与车辆相关的行为,只要涉及酒精,都可能有风险。
第四种,搭乘酒驾车辆,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你可能会说,我又没开车,只是坐了个酒驾的车,怎么会有事呢?还真有事儿。有这么一起案例,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其中一个人执意要开车送大家回家,其他人明知道他喝了酒,不但没阻止,还都上了车。结果路上出了事故,除了开车的人要承担主要责任外,乘车的人也因为没有尽到劝阻义务,被判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啊,以后要是遇到朋友喝了酒还想开车,咱可不能光想着自己坐上车就行,一定要坚决阻止,这既是对朋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第五种,酒后驾驶电动车,很多人以为电动车不算机动车,喝点酒骑没事,大错特错。现在市面上很多电动车,速度和重量都超过了非机动车的标准,被认定为机动车。之前有位大爷,喝了点酒骑着电动车上路,结果和一辆汽车撞上了。交警来处理事故的时候,发现大爷不仅要承担事故责任,还因为酒后驾驶机动车(电动车被认定为机动车)受到了酒驾的处罚。所以,别以为骑电动车就可以随便喝酒,上路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电动车到底属于什么类型。
家人们,酒驾的危害不用我多说,不仅可能伤害自己,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这五种容易被忽视的酒驾情况,大家一定要牢记。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保准你往后诸事顺遂,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