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6月燃油车销量榜出炉了,格局彻底变天!
朗逸以25,941辆反超轩逸,夺回燃油轿车销冠;轩逸以25,504辆紧随其后;丰田凯美瑞实现逆袭成为中型燃油车首位,并且地位很稳固,售出20387辆。
更扎心的是——长安逸动、奇瑞瑞虎8双双跌出燃油榜前十!
以前能撑起国产汽车很大一部分的两位很有实力的选手,现在却被合资品牌开展的价格战打击得差不多都快喘不上气来了……
一、降价屠刀出鞘,合资反扑的生死局
6月里汽车市场显得挺热闹!乘用车总零售208.4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不过燃油车能这么火爆吧,全靠着降价促销之类。
上汽大众把朗逸入门价砍到7.26万,比国产家轿还狠 ;丰田锋兰达狂降3.2万,9.68万开走SUV ;就连奥迪A6L都放下身段,终端甩卖8-10万,30万就能摸到豪车门槛。
这波操作直接搅乱战局:
朗逸凭降价多卖400辆,硬生生从轩逸手里抢回冠军;
帕萨特、迈腾兄弟联手,两款车合计销量近4万辆,霸占中型车头部;
日系三剑客只剩凯美瑞苦撑,雅阁、天籁跌出前十五。
看看自家阵营那边的状况,长安逸动上半年总共卖出了64229辆,排在第11名,瑞虎8全系列降至7.69万起底,可是六月份怎么还没进入前十里面?合资品牌用了一招叫“两败俱伤”,暂时把燃油车那一块给保住。
二、燃油车的诺亚方舟,为什么是这三款?
1. 朗逸:精准刀法切中家用刚需
深圳网约车司机老李对朗逸作出评价,称其精准的性能恰好契合家用的基本需求,提到“三大件相当稳固,后排可放置婴儿推车,油耗仅为六个油”。朗逸6月2.5万辆销量中,约70%来自“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政策红利+降价组合拳,让务实派家庭难以抗拒。
2. 星越L:越级打法降维打击
吉利星越L以21668辆登顶燃油SUV销冠,比CR-V多卖近5000辆! 秘诀就仨字:高半级。 2845mm轴距碾压途观L,2.0T动力媲美豪华品牌,却只卖14.77万起。北京车主小张直言:“看合资紧凑SUV?看完星越L的后排和配置,回不去了”。
3. 凯美瑞:日系最后的防线
凯美瑞6月销量超2万辆,成唯一挺进总榜前十的日系车。 换代后强化混动技术,油耗降至4L级,保值率仍稳居同级前三。广州4S店销售透露:“老客户换购占比超60%,认丰田标的中产仍是基本盘”。
三、逸动、瑞虎8掉队,给国产车敲响警钟
曾年销20万级的长安逸动,上半年仅排第11名;号称“技术宅”的瑞虎8,6月未能冲进前十五。 究其根源:
新能源汽车引发的排挤现象:以比亚迪秦PLUSDM-i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进入10万元价位上下,油耗基本维持在每百公里两升左右,与此同时挂绿牌还可免除车辆购置税,这样一来,燃油车原本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便逐渐减弱了;
技术升级滞后:逸动主力款仍用1.4T+7DCT,瑞虎8鲲鹏动力虽有突破,但智能化体验落后新势力;
价格战被动:合资降价后与国产价差缩至2万内,品牌认知度劣势被放大。
一位瑞虎8车主在论坛吐槽:“车是好车,但4S店试驾时连NOA是啥都不知道……”
四、燃油车未来:退守or反攻?
短期内靠政策维持:商务部数据显示,6月123万人申请以旧换新补贴,占私人购车比例70%。可是不少地方补贴资金用完了,政策利好不能长久。
长期看技术突围:
油电混合是过渡性好办法:丰田第五代THS系统以及大众一点五升TEVO发动机经常装配着,油耗进入3L阶段;
高端燃油车坚守阵地:宝马5系、奔驰E级仍占豪华市场60%份额,电动化替代缓慢;
出口成新增长极:奇瑞、长城燃油车上半年出海暴涨,针对缺电地区推特供版。
正如崔东树所言:“燃油车不会消失,但必须找到新能源无法替代的场景”。越野、性能、工具车等领域,仍是燃油车的护城河。
燃油车的反扑,本质是合资品牌用利润换市场的最后一次豪赌。当政策退潮、新能源成本再下探,留给朗逸、轩逸们的时间还有多少?更值得深思的是:曾经与合资掰手腕的逸动、瑞虎8,能否在混动赛道夺回失地?欢迎老铁们在评论区聊聊——你下一辆车会选燃油还是新能源?
(数据来源:乘联会6月零售销量、2024上半年终端销量统计、车企官方销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