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当华为与 Momenta 在高端智驾市场展开 “无图战争” 时,老牌图商四维图新以一纸与北汽新能源的泊车软件协议震动行业。这家被称为 “中国智驾第一股” 的企业,正凭借 360 万套智驾定点订单(基础行车 300 万套 + 舱泊 60 万套),在华为 50 万套年装车量、Momenta 60.1% 城市 NOA 市占率的领跑格局中撕开一道 “性价比” 缺口。
一、行业双极:技术高地与成本洼地的博弈
中国智能驾驶战场已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华为昇腾芯片 + 乾崑 ADS 3.0 系统在 30 万 + 高端市场实现 “车位到车位” 全场景覆盖,自动泊车成功率达 99%;Momenta 通过 L2 级量产车采集数据训练端到端大模型,将城市 NOA 功能下探至 7 万元车型。而比亚迪更将高速 NOA 标配率提升至近 100%,推动智驾功能成为中端车型 “必选项”。
二、四维图新的破局密码:三驾马车战略
面对头部企业的技术碾压,四维图新以 “国产芯片 + 轻量化方案 + 精准卡位” 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 芯片国产化攻坚
杰发科技 SoC 芯片累计出货 8600 万套,新一代 AC8025AE 舱行泊一体芯片通过合封技术降本 30%,支持 12TOPS 算力实现城区无保护左转(竞品需 60TOPS 以上)。
MCU 芯片突破 6500 万颗,覆盖国内外主流车企,构建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完整技术生态。
2. 轻量化方案革命
HD Lite 地图:厘米级精度 + 3 倍于谷歌的更新速度,支撑 15-20 万元车型城市 NOA 功能。
5V5R 智驾系统:基于地平线 J3 芯片,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 40%,已在 5 家车企 10-15 万元车型量产。
3. 精准市场卡位
三、机遇与挑战的双面刃
机会窗口
政策东风:车路云一体化 3000 亿补贴 + L3 车辆免购置税,四维图新参与 20 个智慧城市基建,卡位路侧感知入口。
市场刚需:70% 市场份额的 10-20 万车型急需高性价比方案,其 NI in Car 方案通过开放平台降低车企试错成本 50% 以上。
现实挑战
技术迭代压力:华为 ADS 3.0 无图方案持续进化,Momenta 数据飞轮加速迭代,四维图新需在 12TOPS 算力下实现与竞品同等功能。
财务压力:2024 年仍亏损 10.95 亿元,尽管营收增长 12.68%,但需平衡研发投入与成本控制。
消费者质疑:43% 用户对 “平价智驾” 安全性存疑,需通过规模化量产验证技术可靠性。
四、生态协同的第三种道路
当行业沉迷于全栈自研的宏大叙事时,四维图新选择开放共赢:
与华为合作:为 HMS for Car 提供地图数据与技术支持,助力花瓣地图海外落地,实现 “数据 + 运营” 全链条协同。
NI in Car 方案:整合高精定位、智能座舱、自动泊车三大模块,在 10-20 万元车型实现舱行泊一体功能,硬件成本仅为竞品 1/5。
结论:中国智驾第一股是哪家?
四维图新用 200 万台量产订单证明:智能驾驶的终极逻辑不是技术参数的军备竞赛,而是让 90% 用户用得起、用得稳的 “性价比革命”。尽管面临华为、Momenta 的技术碾压与持续亏损的财务压力,但其通过国产芯片、轻量化方案与生态协同,正在 10-20 万元市场建立难以撼动的护城河。正如 CEO 程鹏所言:“车企与供应商共生共赢,才能实现全栈可控”—— 这正是中国智驾第一股四维图新给出的产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