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详情
曾一度以“豪华智能”为标签的高合汽车,如今的“复活之路”愈发崎岖。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品牌,本寄望于中东投资者EV Electra的6亿美元注资来扭转颓势,可现实却给了它沉重一击。
据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截至目前,这笔承诺的资金分文未到,甚至连象征性的定金都未见踪影,双方的谈判也因此陷入僵局,高合的“复活计划”,再次陷入绝境。
中东金主“爽约”
今年5月,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标志着高合汽车在经历重整后重启运营。新公司由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0.2%,EV Electra Ltd.持股69.8%,股权结构显示其已引入海外资本与本土技术方共同主导。
然而两个月过去,新公司账户上依旧空空如也。当债权人按要求签署支持函后,Jihad Mohammad却以“文件格式不符”为由拒绝支付首笔1亿美元救命钱。
根据与EV Electra的协议,这家黎巴嫩背景的电动车公司承诺分阶段投入6亿美元资金用于高合重组。
按之前的计划,EV Electra要在51%以上的债权人同意投资协议后,先付1亿美元定金,等重组完成后再付1亿美元,剩下的4亿美元分两年付清。
到今年7月,已有11家债权人按要求签署了支持函。但EV Electra创始人Jihad Mohammad突然提出异议,称这些文件“格式不符要求”。签字盖章的文件被指存在技术性问题,只有债权人盖章却没有代表人签字;支持函中未列明具体债权比例。这些看似微小的格式差异,成了EV Electra拒绝付款的理由。
“谈判因此陷入停滞”,Jihad Mohammad向媒体承认,连合作保证金都未支付。高合临时管理人和工作人员面对媒体询问,只能谨慎回应“以官方消息为准”。
对高合而言,这次中东金主的变卦似曾相识。2023年6月,高合母公司华人运通曾与沙特投资部签署价值56亿美元的巨额协议,当时被誉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大融资”。只不过最终这笔投资并未落地,高合也因资金链问题在2024年2月被曝停工停产。
“救世主”来自何方
EV Electra Ltd究竟是何方神圣?这家公司自称是“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2017年由黎巴嫩商人Jihad Mohammad创立,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这家公司未向高合注入一分钱,在其官网上,高合旗下的X、Y、Z三款车型已被醒目展示。但这家公司至今没有量产过任何一款汽车。
更令人警惕的是其商业行为。就在与高合达成协议期间,EV Electra官网推出了名为EVET的生态代币,宣称投资者可通过这种加密货币以八折购买其电动汽车。
1 EVET代币价值等同于1泰达币(一种与美元挂钩的虚拟货币)。这种将加密货币与实体汽车销售绑定的模式,引发了对Jihad Mohammad真实意图的质疑。
Jihad Mohammad的信用记录同样令人担忧。2021年,他高调宣布向底特律电力集团投资4.37亿欧元(约5亿美元)。但两年后,底特律电力集团控诉根本没有收到这笔投资。
面对指控,Jihad Mohammad辩称自己才是受害者,声称底特律电气集团的汽车业务“就是个空壳”。
这位商人似乎对中国陷入困境的新能源车企情有独钟。两个月前,他曾在领英发起投票,询问网友“哪吒、高合等中国车企,哪家值得拯救”。这种公开市场调研,与其说是战略投资,不如说是一种嘲讽。
即使中东资金到位,高合依然面临艰巨挑战。截至2024年8月31日,华人运通52家关联公司账面负债高达157.81亿元,而资产总额仅59.83亿元。更严峻的是,在预重整期间,债权人申报债权金额合计约228亿元。
目前来看,中东资本的“爽约”,让高合汽车的债权人终于明白,这场复活大戏从开始或许就写好了结局。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景嵩
编辑 肖旭
审核 毛迪 邵宇峰
BREAK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