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网都在高唱“燃油车末日”时,吉利总裁桂生悦一盆冷水泼向行业:“未来2-3年,没燃油车的车企全是输家!”更狠的是,他背后站着吉利2024年狂赚166亿净利润的财报——燃油车销量占比六成,直接打脸“油车淘汰论”。
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喧嚣下,藏着个魔幻现实: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燃油车渗透率仍超60%;10-15万主力购车区间,78%用户首选油车;东北极寒地区、长途货运司机,85%打死不换电车。
吉利更是靠油车闷声发财:星瑞稳坐国产燃油轿车销冠,星越L横扫SUV市场,中东土豪抢购帝豪GL——沙漠高温下,加油5分钟跑800公里,比充电桩失踪的焦虑实在多了。
新势力们一边骂油车“工业垃圾”,一边被现实按头认怂:
理想嘴上吹纯电,暗地里增程车卖爆49万辆;
比亚迪砍光油车产线,却被欧洲人教育——当地充电桩覆盖率不足20%,2024年中国油车出口398万辆,增速碾压新能源;
吉利直接掀底牌:油车是“现金奶牛”,抽干利润反哺混动研发,油耗干到4.5L,比某些电车还省。
新能源狂飙全靠政策续命:牌照特权、免税补贴、绿牌不限行……可财政部已放风:2027年补贴全面退出!“油电平权”时代一到,拼的就是真本事。
届时,纯电车的短板无处可藏:
保值率崩盘:3年车价腰斩,Model 3残值不如卡罗拉;
维修刺客:换组电池8万,够油车加6年油;
充电自由仍是梦:一线城市车位比车贵,三四线充电桩跑断腿。
激进派怒怼:“油车是诺基亚!吉利迟早被时代埋葬!”(某新势力工程师匿名吐槽);
现实派反杀:“欧洲2035禁售油车?德国偷偷给合成燃油开绿灯!丰田氢能车已量产,谁敢说电车不是过渡?”;
用户扎心总结:“充电自由选电车,谋生工具买油车,别被高管带节奏!”(西部网约车司机留言)。
吉利撕开了行业皇帝的新衣:燃油车从未真正退场,只是换了战场。当车企为“All in电车”豪赌时,吉利用油车利润养技术,用混动车型抢过渡红利,甚至押注生物质燃油实现油车零碳重生。这场生死游戏里,活下来的不是最激进的,而是最懂“既要又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