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工的手机屏幕被一连串的通知点亮——不是订单,也不是生产警报,而是来自几家长期合作的大型车企的郑重承诺:“即日起,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放下手机,这位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资深厂长,望着窗外忙碌的厂区,心头五味杂陈。这不仅仅是几行文字,这或许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链迈向更健康、更协同发展新阶段的一个强烈信号。
就在不久前,《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国家层面对保障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权益释放了明确指引。犹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涟漪迅速扩散开来。广汽、一汽、东风、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小鹏、小米、蔚来、理想、赛力斯……超过17家主流车企在短短数日内相继响应,集体发声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内。行动之迅速,覆盖面之广,在近年汽车行业内实属罕见。更有如北汽、上汽等企业,明确表示将全面取消或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可能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直指过去困扰行业的不合理现象核心,决心夯实产业链互信根基。
这份承诺,来得正是时候。过去一段时间,“内卷式”的价格竞争让整个汽车产业链承受了巨大压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抢占份额,整车企业在不断追求极致降本的同时,延长供应商账期成为一种隐性成本转嫁的方式。Wind数据显示,2024年部分车企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值达到了174.15天,更有甚者超过200天。对于众多中小零部件供应商而言,这意味着货物交付后,往往需要等待半年甚至更久才能收回款项。这笔被长期占用的“活钱”,成了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挤压了其现金流空间,不仅限制了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工艺升级的投入意愿,更是威胁着企业的日常运营稳定性和供应链韧性。一位供应链企业负责人曾坦言,在双重压力下,部分企业现金流周转天数甚至突破了240天的警戒线。
因此,60天账期承诺的落地,其积极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供应链“活血化瘀”,激发创新活力: 供应商的资金回笼周期将显著缩短。想象一下,原本被“冻结”半年以上的资金,最快能在两个月内回流。这不仅极大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降低了其对高成本短期融资的依赖,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释放了宝贵的运营资金。稳定的现金流如同企业肌体的新鲜血液,供应商将有更充裕的底气投入到技术研发、质量提升和产能优化中。正如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所指出的,这不仅提升了供应商的利润空间,长远看更将增强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实力和创新动能。京西智行全球首席执行官刘喜合也认为,这一变革对供应链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强化作用”,保障了整车生产的连续性。
2.重塑健康生态,引导良性竞争: 政策的引导和车企的集体承诺,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过度依赖价格战和挤压供应商生存空间的竞争模式不可持续。支付账期的缩短,意味着整车企业需要更科学地规划自身现金流,更注重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而非简单地将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这无疑将引导行业竞争从单一的“价格维度”向更综合的“价值维度”转变,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和供应链协同上下功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呼声,都指向了规范竞争、构建健康生态的重要性。缩短账期,正是限制非理性价格战能力、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的一剂良方。
3.对标国际经验,提升全球竞争力: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全球成熟的汽车市场,会发现60天账期并非创举,而是很多国际品牌的“惯例”甚至“底线”。封面新闻的调查显示,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供应商账期普遍控制在30-50天区间。例如宝马,从与宁德时代合作之初就坚持30-45天的结算周期,十三年如一日。丰田依托其精益生产体系,账期稳定在54-55天。即使是特斯拉,也将周期维持在60-90天左右。这些国际领先企业深刻理解,一个健康、稳定、互惠互利的供应链生态,是支撑其产品持续创新、质量稳定和市场响应速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车企此次集体缩短账期,正是对标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提升自身供应链韧性与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当然,从承诺到全面落实,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和配套措施的完善。例如,如何确保验收、确权等环节的时效性,杜绝“隐形账期”?如何避免部分企业以缩短账期为筹码进行新的博弈?正如供应链金融专家宋华教授所建议的,借鉴国际经验(如明确延迟付款的罚息责任由核心企业承担、强制要求大型企业规范披露账期信息等),细化政策执行细则,将有助于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同时,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基于真实的“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为更多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创新方向(如“确真不确权”模式的探索)。中汽中心党委书记安铁成也强调,行业需聚焦质量和创新,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
这场自上而下、由政策引导、行业巨头集体响应的账期改革,意义远超财务数字本身。它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从零和博弈的单打独斗,转向共生共赢的生态协同。当资金在产业链条中流转得更为顺畅高效,当供应商伙伴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研发与生产,当整车企业更专注于提升核心技术与管理效率,中国汽车工业方能积聚更强大的内生动力,在“卷技术、卷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大道上笃定前行,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技术引领”的全球汽车强国之梦迈进。车企的这封“60天承诺书”,无疑为这幅宏伟蓝图写下了坚实而充满希望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