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现代汽车集团旗下豪华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中国首席执行官(CEO)朱江已于6月底离职,距离其2024年8月5日正式上任仅10个月。这是捷尼赛思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第三位离职的高管,引发业界对该品牌在华战略稳定性的担忧。
朱江的离职并非孤例。其前任李哲(韩籍)任职仅9个月,而更早的德国籍CEO何睿思(Markus Henne)在职近4年,是捷尼赛思中国任期最长的高管。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品牌战略缺乏延续性。今年3月,朱江曾宣布捷尼赛思将启动国产化计划,以降低成本并提升竞争力,但仅3个月后便离职,外界猜测此举或与品牌内部调整或市场压力有关。
自2021年以“捷尼赛思”之名重返中国市场以来,该品牌销量始终未见起色:2021年仅售出367辆,2022年微增至1,457辆,2023年1,558辆,2024年又回落至1,328辆。2025年1-5月,韩系进口车整体销量仅589辆,捷尼赛思占比极低。
更严峻的是,捷尼赛思在华累计亏损已达30亿元,平均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捷尼赛思尚未公布朱江的接任者,但据传销售公司可能从上海迁至北京,以更贴近政策与市场资源。
2025年3月,捷尼赛思宣布将在中国推进本土化生产,计划未来3-5年推出新能源车型,并借助北京现代闲置产能降低成本。然而,在BBA(奔驰、宝马、奥迪)价格下探、国产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崛起的背景下,捷尼赛思能否借国产化翻盘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