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武清园)的核心载体,今年以来,京清汽车产业园锚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赛道,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上半年新引进项目73个,其中重点汽车零部件实体项目12个,与北京奔驰、小米、理想等整车企业建立稳定合作;智能网联、底盘车身等核心方向占比超九成。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园区以“聚链、强链、补链”为抓手,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激活产业集群效应的生动实践。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京清园正加速构筑产业生态高地。园区深度融入京津冀“一盘棋”,与北京顺义、河北廊坊共建科技生态港,3.42平方公里配套土地中,一期444亩工业用地已完成整理并启动项目入驻。围绕“一港、两区、两中心”功能布局,园区重点打造“研发测试-成果转化-核心零部件制造-场景应用”全链条体系,做强动力总成、做大底盘车身、做精智能网联、做深汽车服务,辐射京津冀的差异化竞争高地雏形渐显。
产业链招商的精准发力,让园区产业集群动能持续增强。今年以来,斯乾智驾北方生产基地、行深智能智能制造中心、佩尔哲汽车内饰等一批高端项目相继落户,从无人驾驶到汽车内饰,从半导体元器件检测到车载智能产品,园区在关键赛道不断补强弱项、锻造长板。不仅如此,京津冀汽车供应链产业联盟秘书处落户园区后,300余家成员单位资源得到整合,“企业家下午茶”等活动更促成15家次企业合作签约,累计新增产值超4亿元,产业链上下游的“化学反应”持续释放。
多维联动的招商“组合拳”,为园区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每月有推介、有论坛、有签约的“三个一”机制落地见效,上半年,园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开展10次推介活动,达成意向合作项目30余个。14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受聘成为“招商大使”,带动乔路铭、固创等6家上下游供应商落地,“以商招商”的磁场效应不断放大。
与此同时,四个招商部分别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奔赴18个地区接待走访300余次,浙江世宝等16家企业已形成积极反馈,招商网络越织越密。
招商活力的迸发,离不开机制保障与队伍建设的“双轮驱动”。园区实行招商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每月绩效考核排名与薪酬挂钩,分管领导每周调度、主要领导每半月听进展,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招商人员以“一天奔赴3个城市”的拼劲精准对接,项目落地速度持续刷新,召远汽车15天、蔚乐科技35天的落地纪录,彰显着“京清效率”。清华大学、中汽研等机构的专业培训,更让招商队伍在项目研判、场景推广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
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为园区竞争力加码。“一站式”政务代办让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多部门联动联审机制全周期解决企业难题,金石三维、延锋等原有企业纷纷选择增资扩产。在人才生态建设上,园区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4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3万平方米配套公寓一期入住率超90%,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上一篇:中国车企扎堆海外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