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10时51分,汉南港区纱帽作业区(武汉经开港)码头汽笛长鸣,在汉阳海关、汉口边检站、武汉海事局等相关部门查验完毕后,载有304标箱“车谷造”汽车零部件的“车谷号”轮缓慢启航驶向日本名古屋港,标志着武汉经开区首条直达日韩的近洋航线正式开通,武汉再添一条出海新通道。
“武汉经开港—日韩”集装箱直达航线首航,货物正在装船。记者徐丹 摄
武汉经开港是湖北港口集团下属企业,作为长江中游武汉段唯一的外贸集装箱港区,拥有330米深水岸线及智能操作系统,年集装箱吞吐能力30万标箱,散杂货吞吐能力200万吨。经开港目前已建成大型集装箱快速查验设备、检验检疫中心等设施,具备海关监管区完整服务功能,能够实现“本地报关、当天查验、当天清关”的一站式通关服务。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批复汉南港区一类口岸临时开放,允许国际船舶靠泊作业,武汉经开区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推动一类口岸发展。3月,“经开港—太仓港”集装箱直达航线贯通,构建起“武汉造、太仓转、全球达”的立体物流体系。
随着汽笛长鸣,“车谷号”轮缓慢启航驶向日本名古屋港。记者徐丹 摄
此前,由于没有外贸直达航线,经开区的外贸出口集装箱,需先从经开港短途驳运至阳逻港,再中转至沿海港口,进行报关、转关、清关等手续,程序烦琐、耗时较长。
“此次开通的日韩航线采用江海直达船型,从汉南港区纱帽作业区始发后直航韩国釜山、日本门司、大阪、名古屋等港口。首航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化工品、无纺布等,货值超4300万元。”武汉经开港口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远辉告诉记者,新通道较传统中转模式节省3~5天运输时间,单箱物流成本降低约1000元。同时通关手续在本地一次性完成,也节省了企业的通关时间成本。
“车谷号”轮缓慢启航驶向日本名古屋港。记者徐丹 摄
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拥有全国领先的汽车产业集群,未来将持续完善航线网络,提升口岸功能,深化与区内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武汉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助推“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
(长江日报记者徐丹 通讯员蒋秋雨 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