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吉利、长城、奇瑞还在高调宣传“3挡9模11速”的多档DHT混动技术,宣称这才是“混动天花板”。如今画风突变——吉利银河全系换装单档插混,价格杀进8万区间;奇瑞把增程式塞进30万的星纪元;连大众都低头搞增程。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多档DHT,一夜沦为“技术炮灰”。
多档DHT输得一点都不冤:
成本黑洞:一套多档DHT系统比单档贵1.5万,但用户只换来高速省2个油、后段加速稍强。普通车主谁天天飙高速?省的钱十年都回不了本。
顿挫硬伤:变速箱换挡逻辑调教堪比玄学。某国产三挡DHT车主吐槽:“低速像驴拉磨,高速顿挫得像过减速带,纯电模式变速箱还白占50斤重量!”
维修噩梦:4S店技师私下透露:“插混车七成故障来自多档变速箱,拆一次工时费抵半块电池!”
反观单档插混和增程式,把“减法哲学”玩到极致:
低端车靠单档插混屠榜:比亚迪DM-i把亏电油耗干到4L,价格压到10万内。消费者用脚投票:省油+便宜才是王道,谁在乎你有几挡?
高端车被增程统治:30万以上销量前十中大型SUV,7款是增程车。理想L9车主直言:“我要的是电车丝滑加速+零续航焦虑,发动机直驱?多余!”
某车企动力总成工程师透露:“内部吵翻了天!内燃机部门坚持搞多档DHT,新能源团队力推增程。最后老板拍板:砍掉90%变速箱研发预算!” 背后是残酷现实:
利益链崩塌:传统车企的变速箱供应商、发动机工厂形成数十年利益网。增程车只用发电专用的小排量阿特金森发动机,研发成本降60%,但动了太多人奶酪。
用户不买单:多档DHT销量不到单档插混的1/10。吉利银河L7单档版月销破2万,同平台多档版仅卖800台。
单档插混向下厮杀:明年10万内新车将普及单档插混,亏电油耗瞄准3L/100km,彻底终结燃油车。
增程向上收割:宁德时代明年推出400km纯电续航增程电池包,小鹏“鲲鹏系统”做到430km。增程车正蜕变成“能加油的长续航电车”。
唯独多档DHT困在夹缝:越野车等极少数场景仍需多挡位,但这类小众市场养不活生产线。某车企高管叹气:“继续研发?每年烧10亿!放弃?面子挂不住!”
当技术沦为“面子工程”,市场只会给出最冷酷的判决。消费者要的不是炫技的变速箱,而是一台省心省钱、说走就走的车。这场动力大战早已写定结局: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比把复杂的事情做到及格更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