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公里二手车”(即刚上牌即转售的准新车)乱象引发监管重拳。2025年5月,商务部与工信部接连出手:前者要求建立全流程监管,后者拟推“新车6个月内禁转二手”政策,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伪二手车”套利黑洞。
“零公里二手车” 这层遮羞布,早该被扯掉了。这哪里是正常的二手车交易?分明是车企、经销商联手玩的 “上牌洗钱” 游戏 —— 用 “准新车” 的壳子,把库存压力、销售 KPI 压力转嫁给市场,顺便收割一波想捡便宜的消费者。
长城汽车魏建军两年前就在公开场合拍过桌子:“有些平台上几千家商户在卖‘零公里车’,这不是创新,是在砸整个行业的饭碗!” 现在再看,这话简直是预言。懂车帝上挂着的某品牌车型,官网价 27.99 万的新车,刚上牌就敢卖 22.88 万,5 万块的差价背后,是车企把滞销车当 “二手车” 甩卖的龌龊操作;更有 88 折 “准新车” 更直白 ——4S 店为了拿厂家返利,先自掏腰包给车 “上户口”,再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本质就是用合规的幌子干着扰乱市场的勾当。
别被 “低价捡漏” 的幌子骗了。这些车商敢喊出 “首任车主权益不变” 的口号?纯属扯淡。某汽车维权平台数据显示,2024 年有 327 起 “零公里二手车” 投诉,其中 80% 涉及质保纠纷 —— 车企一句 “过户车辆不享受首任车主质保”,就能把承诺撕得粉碎。消费者花 20 多万买的 “新车”,转头就成了 “三不管” 产品:4S 店说按二手车处理,车企说已过户不负责,这不是明摆着设套吗?
更恶心的是对市场的破坏。当经销商靠 “上牌转卖” 能轻松赚差价,谁还正经卖新车?某合资品牌 4S 店销售私下透露:“现在谁还拼新车销量?进 10 台车上牌转卖,比卖 5 台新车赚得还多。” 这种歪门邪道让新车定价体系彻底崩坏 —— 官网价成了摆设,消费者拿着报价单去 4S 店,得到的答复永远是 “不如买我们的‘准新车’”,长此以往,整个汽车流通领域都得变成 “击鼓传花” 的赌场。
监管这次终于下狠手了。商务部闭门会不是敲警钟,是下通牒;工信部 “6 个月禁转” 政策更不是商量,是直接断后路。那些靠 “上牌套利” 活着的经销商该慌了 。别幻想这是 “行业阵痛”。这根本不是阵痛,是刮骨疗毒。消费者别再惦记所谓的 “低价车”,车企别再把歪门邪道当生存技巧,经销商也该明白:靠耍小聪明赚的钱,迟早要加倍还回去。监管的铁锤已经举起,“零公里二手车” 的好日子,到头了。
监管围剿下,“零公里二手车”的暴利时代或将终结,但灰色产业的变形能力不容小觑。政策落地需配合数据联网(如全国二手车里程认证)和信用惩戒,否则“套利游戏”只会换个马甲重来。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