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讲真 这次上汽整的准固态电池我是真服了。
零下20度还能保持90%以上续航 这数据听着就让人心动啊。我这二十年跑遍了各种试驾场 见过太多冬天“趴窝”的电动车了。
之前我表弟买了台电动车 第一个冬天差点把他整抑郁了。本来标称续航400公里 一到冬天直接打对折 还不如我那台十年前的老汽油车靠谱呢。
可这回不一样了。
上汽这帮人把电解液从100%直接砍到5% 基本算是准固态水平了。 MG4这款车定位就是冲着比亚迪海豚去的 价格控制在8-9万 说实话 这价位能搭载这技术 我是没想到的。
02
你问我准固态和全固态差在哪?
简单说吧 全固态是彻底干掉电解液 但量产难度大得离谱 成本也高得要命。现在一度电要20多块 比普通电池贵四倍不止。
准固态就聪明了 留了5%的电解液做缓冲 既保证了性能又降低了成本。
中科院那帮专家六月份搞出新型硫化物材料 八月要出样品 但大规模量产?早着呢 估计得到2030年以后了。
车企们现在一个比一个嗓门大啊。
比亚迪 宁德时代拍胸脯保证2027年装车 奔驰路测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飙到450瓦时/千克。可你看本田丰田 2025年试产吹了半天 现在连个车影子都没见着。
合着全在画饼呢?
03
不对 我得实事求是地说。
上汽这次用了干法电解工艺和锰基正极材料 确实解决了固态电池界面电阻大的老难题。 以前电子在固态材料里跑不动 就像人在泥坑里挪不动腿 现在这技术让电子能顺畅跑起来了。
要我说 这比那些只会吹牛的车企靠谱多了。
国轩高科那边也在搞双轨策略 准固态先上车 全固态慢慢研发 这种稳扎稳打的路线比空喊口号强太多了。
毕竟样车跑了上万公里 12GWh产线都落地了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啊。
04
说句心里话 我最烦那些玩文字游戏的车企了。
明明是半固态电池 非要包装成全固态卖高价 这不是赤裸裸的误导吗?消费者冲着革命性突破掏钱 到手可能只是过渡性产品。
北方车主最怕的就是冬天“掉电焦虑” 这电池直接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我去 想想以前开电动车过冬的痛苦 暖风都不敢开 生怕半路没电。现在好了 这电池相当于给电动车“穿了件保暖衣” 冬天也能“说走就走”了。
价格还亲民 8-9万就能搞定。
这对整个电动车行业都是好事儿啊。
05
老实讲 我对这技术还是很期待的。
从准固态到全固态虽然还得等 但这一步已经迈得很实在了。 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不用再担心冬天开不远 价格还更便宜。
技术迭代需要时间 但把半固态包装成全固态卖高价就是误导了。
我们需要的是透明信息 买的电池究竟含多少液态电解质?能量密度提升多少?安全验证是否充分?
与其被“文字游戏”割韭菜 不如多看看这种稳扎稳打的技术路线。
电池技术不该沦为营销噱头 至少上汽这次拿出来的数据是实打实跑在路上的。
说实在的 现在买电动车续航够不够已经不是大问题了 全国充电桩越来越多嘛。真正让人头疼的还是冬天续航打折扣 这电池解决了这个痛点 我觉得值得期待。
你们觉得呢 是愿意蹲五年等“完美电池” 还是先整个准固态凑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