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纯电动汽车“刹车失灵”的报道屡见不鲜,多起事故将电动车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那么,为何纯电车更容易出现刹车问题?背后究竟是技术缺陷,还是驾驶习惯的差异?
与传统燃油车依赖机械液压制动不同,电动车普遍采用电子助力制动,其制动力由电控系统调节。一旦软件出现BUG,可能导致制动助力失效,甚至误触发降级模式,使刹车踏板变硬、制动力骤减。
纯电车高度依赖电子系统,若关键模块进水或短路,可能引发全车断电,连带刹车助力失效。
部分电动车强动能回收可能导致用户混淆油门和刹车,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不过,专家指出,即便电子系统故障,机械制动仍应保留基础制动力,完全失灵的概率极低。
纯电车“刹车失灵”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缺陷、厂商责任与用户适应性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