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15%及日本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日本将开放其市场进行贸易,包括汽车、卡车、大米以及其他部分农产品和商品,汽车关税降低至15%。
受此消息影响,丰田汽车股价飙升15%,本田汽车涨近12%,三菱汽车暴涨14%,斯巴鲁、马自达飙升近18%。在汽车板块带动下,日经225指数单日暴涨3.9%,一举突破41000点大关,创下自去年7月以来的历史高点。看起来,汽车似乎成了最大赢家!
市场反应如此热烈,主要还是在于汽车产业对日本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28.3%,规模约500亿美元。此前特朗普威胁的25%关税,曾让整个行业陷入恐慌。丰田内部预测,25%关税将导致2025年利润减少8%,日产甚至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
东京索尼金融集团金融市场研究主管Hiroshi Watanabe点明关键:“汽车板块自4月已消化25%关税预期,税率下修将部分修复盈利预期。”不过15%的关税仍会带来压力,分析师预计日本车企将通过调整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消化部分成本。
比如,车企可通过调整北美产能布局(如日产考虑转移生产线)进一步消化关税成本,同时利用日本在电机控制单元、碳化硅功率模块等核心部件的关税减免(基准税率50%减免)优化成本结构。
不过,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APC),一个代表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和相关行业的游说组织,却对此协议表示不满。AAPC负责人马特・布朗特表示,任何对几乎“不含美国成分”的日本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低于对“美国含量高”的北美制造汽车征收的关税的协议,对美国工业和美国汽车工人来说都是一项糟糕的协议。
通用汽车也表示,其第二季度业绩因关税而受到11亿美元的打击,并预计这一影响将在第三季度恶化。Stellantis报告称,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关税已使该公司损失了3亿欧元,因为该公司减少了汽车出货量,并削减了一些产量以调整制造水平。这表明,美国本土车企认为该协议不利于自身,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15%的日本汽车进口关税,可能会让美国车企在本土市场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另外,协议的执行面临政策不确定性。例如,美国《通胀削减法》对电池材料的本地化要求逐年提高(2027年关键矿物需80%来自北美),日本车企需持续调整供应链以符合标准。此外,美国政策反复性(如关税调整)可能增加企业规划难度。
而且不过,15%的税率仍高于日本对美出口的其他商品,且美国要求日本开放汽车市场,允许更多美国产汽车进入,可能加剧本土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