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网7月24日讯(编辑 徐丽丽)日前,三菱汽车宣布退出在华合资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并终止该合资公司发动机业务运营。至此,三菱汽车已全面退出在华所有合资企业,成为日系车企中首个彻底退出中国汽车制造市场的跨国品牌,其40年在华征程正式落幕。
大湾区经济网了解到,三菱汽车在华业务曾经历辉煌,2018年广汽三菱销量达14.4万辆峰值,主力车型欧蓝德年销10.56万辆。但此后销量持续下滑,2022年降至3.36万辆,2023年3月广汽三菱陷入资不抵债,净资产为-14.14亿元。同年10月,三菱宣布终止在华本地生产,广汽三菱工厂转产广汽埃安新能源车型,今年6月已实现量产。
业内分析认为,电动化转型迟缓是三菱退出的主因。过去6年,三菱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末代车型阿图柯仅是换标版广汽埃安V,未能跟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步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40%,而三菱在华新能源产品布局严重不足。
三菱的退出并非个例,而是日系车企在华竞争乏力的缩影。此前铃木已退出中国市场,2024年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企在华销量均呈下滑趋势,斯巴鲁销量同比“腰斩”,6月日系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份额降至1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三菱汽车的离场为外资车企在华发展敲响警钟。中国汽车市场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唯有顺应趋势、加快本土化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三菱40年在华历程的落幕,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
下一篇:中国汽车驰骋英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