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天车辆暴晒后,别一上车就开内循环!记住这个操作,凉得快还省油!
创始人
2025-07-25 17:42:20
0

夏天的太阳像个火球,车子在露天停一两个小时,车内就成了“移动烤箱”——座椅烫得不敢碰,方向盘能煎鸡蛋,温度计轻松飙到60℃以上。不少车主一上车就关窗、开最大空调、切内循环,觉得这样凉得最快。但其实,这是典型的“反效果操作”,不仅凉得慢,还费油,甚至可能越吹越闷。

正确降温,三步就能搞定

想让车内快速降温,关键是先“放走热气”,再“高效制冷”,分三步操作最科学:

第一步,先开全车窗。暴晒后的车内全是高温空气,密度小、容易上升,打开所有车窗,让热空气通过对流快速跑出去。这一步不用开空调,几乎不耗油,却能放走大半热量,比闷着开空调快多了。

第二步,开外循环+最大风量,别急着按A/C。此时车外气温通常比车内低(比如车外35℃vs车内60℃),开外循环能把车外相对凉爽的空气抽进来,把残留的热气“挤”出去。注意先不启动压缩机(A/C键),单靠风扇就能加速空气交换,更节能。

第三步,关窗+开A/C+切内循环。等车内温度降下来,不那么闷热了,就可以关上车窗,按下A/C键启动制冷,同时切回内循环。这时空调只需冷却车内已降温的空气,效率更高,凉得更快。

搞懂内循环和外循环,才知为何这么做

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功能,难怪用不对:

内循环:空调只在车内封闭空间循环,不与车外换气。就像关着门窗开空调,制冷快、省点油,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容易闷。

外循环:从车外吸进空气,过滤后送入车内,同时排出车内空气。相当于开着窗吹风扇,能换气,但制冷效率稍低,因为要处理新进入的空气。

暴晒后先开外循环,正是利用它“换气排热”的优势;温度稳定后切内循环,则是利用它“高效保凉”的特点,两者配合才合理。

内循环别一直开,外循环也别乱用

内循环虽好,却不能全程用。车内人多的话,封闭空间里二氧化碳会快速升高:4人同车半小时,CO₂浓度可能超过3000ppm(安全值是1500ppm以下),容易头晕犯困,影响驾驶安全。建议每30分钟切一次外循环,换换气。

外循环也有禁忌:在堵车、隧道、施工路段等污染严重的地方,开外循环会把尾气、灰尘、PM2.5吸进车内。这时该切回内循环,等驶离污染区再换气。

夏天用车,空调用对了,不仅凉爽来得快,还能省不少油。记住“先放热气、再换新风、最后保凉”的逻辑,灵活切换内外循环,就能舒舒服服度过高温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389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公示!33所高校,拟推荐新增推... 7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和辽宁省教育厅发布了2025年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推荐名单的公示。 广东省拟推荐...
@浙海大2025级新生,这有一... 近日,多地高校出现不明身份人员假借高校或高校学生名义,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渠道发布不实高校信息,诱导新...
安卓系统游戏误触功能,轻松应对...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游戏广告,你只是不小心轻轻一碰,结果游戏就自动打开了。...
安卓系统短信隐藏了,隐私保护新... 你知道吗?在安卓系统的短信应用里,竟然隐藏了一个超实用的功能,那就是短信的隐藏功能!是不是听起来就有...
手机系统安卓版本4.0,系统革...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的世界里,每个版本都像是一个新的故事,而安卓4.0,这个充满魔力的版本,就像是那个...
安卓系统平板剪切视频,打造个性... 亲爱的平板用户们,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一段有趣的视频,突然想把它剪成一段短视...
北大将全面取消绩点! 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 从2025级学...
高考389分捡漏211大学?回... 7月22日,黑龙江公布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本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有网友发现,郑州大学物理类...
AMG GT家族新成员:TRA... 梅赛德斯-AMG GT家族即将迎来一位新成员,这一消息随着GT TRACK SPORT概念车的预告图...
车辆远程控制功能出现短暂异常,... 7月26日,极越汽车发文称,今日上午10时许,少数车辆出现App显示离线、远程控制功能暂时不可用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