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帮主郑重来了!今儿魔都这大日头,晒得人发蔫儿,可资本市场里的人工智能板块,那真是滋滋冒热气儿——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大幕,就在今天轰然拉开!
今天上海这场人工智能大会,堪称科技圈的"武林大会"——800多家企业带着3000多件黑科技扎堆亮相,连具身智能机器人都支起了擂台,光展区就比去年大了一倍。
眼尖的帮主掐指一算,三组数据看得我眼发亮:第一,别光看规模突破6000亿的牌面大,关键是增长曲线昂着头——2024年整体增速超10%,25、26年机构直接给近19%和16%的双位数高增长预测,稳得底气十足!第二,眼下这批抢着发预告的AI尖子生更会搞事,超半数业绩报喜,里面还藏了6位逆袭的“扭亏侠”。第三啊,画重点!趋势比单点爆发值钱多了。营收连续多年跑出“加速度”,意味着这早不是“打地鼠”式的短线炒概念,底层逻辑硬邦邦!
板凳坐稳了各位。当技术革命撞上实打实的业绩增长曲线,这个行业的主升浪,怕是要带着轰隆隆的引擎声扑面而来了——鱼头已经开席,这波鱼身子肉,诸位吃到嘴里没?
作为20年财经老司机,我盯着AI赛道整整三年,现在终于看到了"拨云见日"的迹象。记得2022年行业增速掉到冰点时,很多人喊着"AI泡沫破裂",但从2023年开始,这些公司就像打了"强心针",营收增速蹭蹭往上窜。最夸张的是寒武纪,今年一季度营收暴增42倍,直接从亏损变成赚3.5亿,连券商都感叹"AI芯片需求已经进入白热化"。这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真正有技术的公司后来都成了巨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这波增长能持续多久。机构给出的答案很明确:2025年、2026年营收增速都要保持两位数,尤其是算力这条线。你看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倍多,光模块订单排到明年,连泰国工厂都在疯狂扩产。还有生益电子,AI服务器PCB板占比快到一半,二季度净利润直接创了历史新高。这些信号都在说:AI不是概念炒作,而是真金白银的业绩爆发。
不过要特别注意,现在市场分化特别严重。同样是AI公司,有的靠技术突破赚得盆满钵满,有的还在烧钱研发。比如寒武纪虽然业绩炸裂,但上半年研发投入还是营收的7倍,这种公司适合激进投资者;而像浪潮信息这种龙头,去年营收破千亿,机构预测今年要冲1500亿,明显更稳当。这就像武侠世界里,有人练的是九阳神功,有人耍的是花拳绣腿,得擦亮眼睛。
最后给大家划个重点:中长线布局要盯紧两个方向。一是算力基础设施,光模块、服务器这些硬通货,只要AI需求在,它们的订单就不会断;二是应用场景落地,比如AI+医疗、AI+教育,这些领域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商业化潜力巨大。但千万记住,别被短期暴涨冲昏头,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业绩确定性高、技术壁垒深的公司里。
今天这场大会,就像AI江湖的"华山论剑",谁能笑傲江湖,还得看真功夫。作为投资者,咱们要做的不是追涨杀跌,而是像挑徒弟一样,找到那些既有深厚内功,又能打出漂亮招式的公司。毕竟在投资的江湖里,笑到最后的永远是看得准、拿得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