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蔚来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它以高端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可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大家不禁要问:蔚来凭啥卖这么贵?曾经稳坐蔚小理头把交椅的它,又为何眼看着要被理想、小鹏超越,陷入如今的困局呢?
蔚来凭什么卖高价?
蔚来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高端豪华电动汽车品牌,目标客户瞄准中高收入群体。就像一些奢侈品品牌,品牌定位高,价格自然低不了。为了凸显高端,蔚来在车的设计、内饰、配置等各方面都下足功夫,从选材到工艺都力求精致,自然拉高了成本。
技术研发也是烧钱的大头。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蔚来持续重金投入,研发团队不断攻克难题。像蔚来的神玑NX9031芯片,单颗算力达508TOPS ,为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打下硬件基础。还有换电技术,构建庞大的换电站网络前期需要巨额资金,截至2025年5月,蔚来已建成3302座换电站 ,覆盖超1000个区县,这些都要摊进车辆成本里。
再看车辆本身,蔚来在制造中大量使用优质材料,铝合金车身、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不仅减轻车重,还提升安全性能和操控性;内饰更是采用大量高级材质,触感、观感都尽显豪华,座椅的皮质、缝线工艺都十分讲究;智能配置也毫不吝啬,标配多种智能系统,NIO Pilot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语音助手等,提升驾驶便捷性和科技感。
售后方面,蔚来也下了血本。充电网络建设、免费换电、终身保修、道路救援等服务,给用户满满的安全感。有用户出远门,途径陌生城市,蔚来的换电站和救援服务让他毫无后顾之忧。但这些优质服务背后,都是高昂的运营成本,最终也反映在车价上。
相比其他车企,蔚来的优劣势在哪?
和其他新能源车企相比,蔚来的优势首先是高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提到蔚来,很多人就会联想到豪华、科技,品牌溢价能力较强。比如蔚来ES6,在消费者心中就是高端中型SUV的代表。
换电模式更是蔚来的一张王牌。3分钟完成换电,比充电快多了,还解决了电池衰减焦虑,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升级电池容量。在一些城市,换电站布局逐渐完善,让用户补能更高效。而且蔚来在三电技术上有深厚积累,电池安全性、电机性能等都表现不错,实验室数据显示,其新一代电池在模拟15年使用周期后仍能保持85%健康度 。
不过,蔚来的劣势也很明显。价格虚高是不少消费者的共识,相比一些性价比高的竞品,同样配置下,蔚来的价格往往偏高。比如极越01顶配车型比入门级蔚来ES6便宜 ,在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眼中,性价比不足成了购买阻碍。
车机系统的稳定性也饱受诟病,卡顿、黑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驾驶体验。隔音效果也有待提升,高速行驶时风噪、胎噪传入车内,干扰驾乘舒适性。续航方面,实际续航和官方宣传存在差距,遇上寒冷天气、高速行驶等情况,续航缩水严重,给用户带来里程焦虑。
曾经的老大,为何陷入如今的困局?
想当初,蔚来可是蔚小理的领军者,可如今却被理想反超,还眼看着要被小鹏超越。从销量数据来看,2025年2月蔚来周销量跌至新势力第十位 ,仅0.19万辆,尽管通过“5年0息”政策有短暂回升,但和理想、小鹏仍有不小差距。
产品迭代缓慢是关键问题。主销车型如ET5、ES6还基于NT2.0平台,而竞争对手已经快速推出新车型,进入“一年三新车”节奏。硬件配置虽高,却没转化为明显的体验优势,反而拉高成本,让终端售价缺乏竞争力。在智能驾驶领域,蔚来的技术声量被小鹏、华为等压制,用户感知度不够,没有形成差异化优势。
多品牌战略分散了资源。主品牌定位高端,乐道瞄准中端,萤火虫规划低端市场 。但萤火虫项目因续航短(CLTC 420公里)、换电体系不兼容等问题,被质疑性价比,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成本控制不力也是一大难题。高研发投入(累计超500亿元)与换电站建设(全国3106座)持续消耗现金流 ,尽管在努力降本增效,但进展缓慢,供应链反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效率。在资本市场,蔚来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55.26亿元 ,投资者对其盈利模式心存疑虑,股价也随之波动。
蔚来虽有高端品牌、换电技术等优势,但价格、产品、成本等问题也很突出。未来,若能加速产品迭代、优化成本控制、提升智能化体验,或许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回巅峰,但若不能有效破局,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越甩越远,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