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车那会儿,我旁边那姑娘可逗了。教练说倒车入库要看左后视镜下沿压线,她就掏出个小本本记:"左镜下沿 = 黄线 = 打死方向盘"。结果换了辆教练车,座椅高低不一样,她对着黄线打死方向,车尾直接怼花坛上了。
其实啊,练车最忌讳死记硬背。就像咱们学骑自行车,没人会记 "蹬几圈后捏刹车" 吧?都是靠感觉,这感觉背后就是原理。
我刚开始练半坡起步,总熄火。教练说 "慢抬离合,车抖了就放刹车",我照做了还是熄。后来忍不住问:"为啥车抖了就能走啊?" 教练被问得愣了下,才说:"离合片快接上了呗,这时候动力够带动车了。"
哦!我这才明白,原来不是看 "抖" 这个表象,是要找到动力衔接的那个点。后来我就琢磨,每次抬离合时,脚底下能感觉到震动变化,那种从轻微到明显的较劲感,才是真正该放刹车的信号。再遇到不同车况,比如教练车换了新离合,我也能凭着这个感觉调整,不像之前那样机械等待 "抖动" 了。
还有侧方停车,好多人记不清什么时候回正方向。有次我盯着车库角发呆,教练敲我方向盘:"你想想,车屁股要进去,前轮不回正,不就一直往左边偏了?" 他这话一出来,我忽然就懂了 —— 打方向本质是在调整车身角度,不是到哪个点就必须做哪个动作。后来下雨看不清线,我凭着 "让车身顺直进库" 的想法慢慢调,居然也停得挺正。
记得有个男生特轴,教练说啥他都反问。"为啥转弯要减速?"" 后视镜调这个角度有啥讲究?"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他事儿多,直到路考那天,考场临时加了个障碍物。别人都慌了神,就他稳稳地减速、打灯、绕过去 —— 他说早就想过" 遇到突发情况该怎么用离合刹车配合 "。
真的,练车就像学做饭。光记 "盐放一勺" 不行,得知道 "菜多了盐要加,汤多了盐得少"。那些点位、步骤,不过是给初学者的拐杖,真正要学的是车怎么动、方向盘怎么影响轨迹、速度和方向怎么配合。
你看那些老司机,谁还会盯着点位开车?他们靠的是对车的理解,就像咱们走路不用想先迈哪只脚一样。
所以啊,下次练车别光顾着记动作。教练说 "打死方向",你就问问 "打多少度算打死?"" 打慢了会怎么样?";说" 看雨刮器节点 ",就想想" 座椅高了节点是不是就变了?"。多琢磨这些,不光考试不容易慌,以后自己开车上路,心里也踏实得多。
练车嘛,不怕问得傻,就怕学得懵。毕竟开车这事儿,学透了才是真的对自己安全负责。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说不定顺手点个赞,下次练车就顺顺利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