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一家很厉害的芯片企业叫“意法半导体”,前些天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一下子就亏了1.33亿美元,大概和10个“小目标”差不多。
你可能对这家公司不熟,这么说吧,它在汽车芯片这个圈子里,那是妥妥的“老炮儿”,腕儿大得很。
而这次亏损,是它过去10年来的头一回!不能吧?这帮躺着赚钱的老爷们,怎么突然就亏了?
接下来我好奇地去翻了翻他们的财报,想看看他们自己是怎么解释的。结果在密密麻麻的官方辞令里,我找到了一个既扎心、又让人觉得无比提气的“背锅侠”——中国。
更准确地说,是中国的电动汽车。那个曾经“躺赚”20倍的“黄金时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的汽车工业,都有一个“阿喀琉斯之踵”——芯片。
一辆车从里到外,得有好几百上千颗芯片,而且这些小小的芯片,大部分都得依靠进口。
谁卖给我们?就是以德国博世、意法半导体为代表的这帮欧美日“列强”。
他们依靠技术垄断,把芯片卖得特别贵,接下来赖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狠狠赚钱,
博世过去11年,它在中国投了600亿,你猜它从中国赚走了多少?1.2万亿!整整20倍的回报!
咱们的每一辆燃油车,都在为他们的财报,贡献着白花花的银子。而意法半导体,也是这场“盛宴”上的重要宾客,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他们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永远不会结束的“黄金时代”,会因为中国的一场“电车革命”,而戛然而止。
当中国开始疯狂地发展新能源汽车时,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变化,发生了。电车需要的芯片确实更多了,是油车的好几倍。但它需要的芯片,跟油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突然有一天,全村都开始改用计算器了。这时候你手里那些打磨得再精良的算盘珠子,还有用吗?意法半导体,就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局面。
它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为传统燃油车“量身定制”的。而在新能源汽车需要的那些更智能、更复杂的芯片领域,它慢了一步。
就在它反应迟钝的这几年里,咱们中国的芯片企业,被逼急了,开始玩命地搞自主研发。
以前我们的汽车芯片自给率只有10%。现在呢?这个数字正在飞速地往上涨。
我们自己能造了,就不需要再看你的脸色了。我们的电车卖得越火,你那些专供油车的“算盘珠子”,就越卖不出去。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意法半导体的财报,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刺眼的红色。
打不过,就加入?晚了,现在这帮欧洲的“老师傅”们终于回过神来了。他们发现,时代真的变了。那个可以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意法半导体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要来中国建厂,要为中国的电车造芯片,要学习中国的经验,再反哺全球。
但这感觉,就像一个曾经对你爱答不理的高傲女神,现在突然跑过来跟你说:“小哥哥我们一起玩吧?”
在你犹豫和观望的时候,我们已经自己,蹚出了一条血路。意法半导体这次亏损不是单独一件事,它就像一个信号,一个响亮的号角,
在全球汽车供应链这个庞大的牌桌上,一场悄无声息的“权力交接”,已经开始了。
那些曾经靠着中国市场大赚特赚的“旧王们”,如果不能跟上中国的脚步,不能适应这个由中国电车引领的新时代,这样他们的亏损,才刚刚开始。
而我们自己的汽车芯片企业,在经历了无数个被“卡脖子”的日夜后,终于要真正地支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