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品质开放日:见证“扛得住”的品质实力
创始人
2025-07-28 22:21:23
0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当代都市生活,"快节奏"或许是最贴切的概括。清晨的闹钟一响,人们便要开启争分夺秒的一天。这种快节奏不仅体现在生活作息上,更渗透于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汽车行业,曾经,燃油车平均换代周期长达5-7年;而现在,新能源汽车平均迭代周期仅为8-12个月。然而,汽车作为承载生命的移动空间,一味“拼速度”是否可取?

近日,上汽大众以最新一期“品质开放日”展示了其在整车性能及可靠性方面的一系列试验,传递出明确信号:绝不能为了求快而牺牲品质底线。对于汽车这种关乎用户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在看不见的品质上丝毫不能马虎。

25天暴晒和10万次开关

“请所有人戴上墨镜!”进入整车阳光模拟试验室门前,上汽大众给所有参观者提出了要求。推开门后,一切豁然开朗:这里使用接近太阳光的全光谱辐射源,对整车或汽车零部件进行模拟阳光120℃的暴晒试验。

工程师介绍,强光照射的目的是考察整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在长期暴晒条件下的老化性能,保障产品使用时耐用、稳固。

“25天的加速测试即可模拟吐鲁番干热沙漠或海南湿热气候下的一年自然老化。这种全光谱光照模拟系统,相较于行业常见的氙灯或红外线测试,更贴近真实日光构成。”

除了阳光暴晒,在这个车间,实际上车辆在近120℃的暴晒和-50℃的冷冻的温度中反复经历“冰火两重天”,同时还要经历高湿、盐雾、腐蚀等全球极端气候,才算真正过关。

门盖强度耐久试验室,机械臂正以每秒1.5次的频率重复开关车门,累计10万次的开关,来快速考察车辆四门两盖的钣金结构和相关附件在极端条件下的功能和寿命,用以在研发阶段及时发现并解决车辆四门两盖可能的损伤问题。

四通道车身试验室进行液压振动试验,通过模拟整车在道路行驶中受到的垂向载荷,包括焊缝强度到保险杠蒙皮的耐久性,200多个零件在-30℃至40℃的温度交变等,考核车身结构及内外饰的强度;水管理性能试验室,进行整车雨淋密封性测试,包括22种涉水场景的模拟测试,其中最大降雨量达到普通特大暴雨级别的数十倍,以上种种都远超国家标准。

看不见的细节

暴晒、冲淋……除了看得见的品质外,上汽大众还在很多看不见的细节追求极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表示:“研发一款车必须经过完整的开发和验证流程,对整车进行标定、对参数进行匹配,可能消费者看不见,但很重要。”

比如上汽大众NVH表现优秀,很少感知到车辆行驶中噪声、振动及由此带来的不舒适感。在整车四驱转鼓试验室内,秘密揭晓:这里采用双鼓面安装模式的声学试验环境,并配备了高精度麦克风和专业声学环境,试验时,使用轮毂模拟不同道路,车轮随着轮毂旋转,测量车内外噪声,通过控制动力总成和轮胎等噪声源,工程师们记录车辆细微噪声的差异,并给出对应解决方案。

随着车辆智能化等级提升,车内电子设备稳定运行也很重要。在电磁辐射抗扰试验室内,上汽大众从零部件层级开始遵循“每件必测,合格上车”的原则,让车辆既不受强电磁场干扰,也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和整体健康。

“一杆秤”和“8000条铁规”

支撑这些“硬核”测试的,是一套近乎苛刻的标准体系。在整车和零部件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中,上汽大众严格遵守的标准有近8000条,涵盖国标、大众集团企业标准以及“DIN/ISO/VDA”国际标准。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近500条、大众集团标准2360条、国际标准3850条。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表示:“定义一款车能否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杆秤’。这杆秤背后的信心,来自于稳定的试验资源和完备的开发与验证体系。每一个结论,都是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试验标准而得出的。”

然而严格的标准背后必然是同等严格的测验时长。面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的需求,上汽大众如何应对?

陶海龙的答案是:效率提升不靠砍流程,而是把串联改为并联,用数字化、虚拟标定和台架扩容“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数字化虚拟技术优化试验流程,更以“中德时差接力”实现24小时不间断开发。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将开发周期从54个月压缩到24至36个月。

也就是说,当下汽车的“智能化”,不仅应该用于车辆配置的升级,更应该用于安全的验证,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安全验证效率,尽可能把问题“杀死”在出厂前,这才是“汽车智能化”更应该应用的场景所在。

从阳光暴晒的极限考验到电磁兼容的严苛测试,从8000条标准的铁律坚守到数字化技术的高效赋能,上汽大众的“品质开放日”揭开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汽车迭代可以提速,但安全与品质的底线不能退让。在新能源汽车竞速向前的赛道上,“千锤百炼”不是成本的浪费,而是对用户的承诺;“开进千家万户”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对每一份信任的回应。

当智能化、电动化重构汽车产业,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止于参数表的更新速度,更在于对“安全”二字的敬畏——用标准锚定底线,用技术提升效率,用匠心守护品质。这或许正是传统车企在新赛道上的底气所在:以不变的严苛,应对万变的市场;以扎实的根基,支撑迭代的速度。毕竟,能穿越周期的产品,从来都经得起时间和用户的双重检验。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资金动向 | 北水爆买港股13... 7月31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31.26亿港元。 其中:净买入盈富基金24.05亿、恒生中国企业1...
关注军工ETF(512660)... 全球军费增长或重塑军工板块估值逻辑。东方证券指出,军贸和新质作战方向成为配置重点,其中无人化、智能化...
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 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投资机会,高股息策略或成配置优选。 光大证券指出,港股整体盈利能力...
十年国债ETF(511260)... 十年国债ETF(511260)收红,债市调整后配置价值显现。 信达期货指出,近期债市面临较大幅度调整...
深交所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 发... 近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促进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深...
畜牧ETF(159867)行业... 截至2025年7月31日 15:00,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天马科技(...
但斌“炮轰“科大讯飞?同期二季... 近日,一场围绕人工智能认知的讨论,将私募大佬但斌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推上风口浪尖。 此前,刘庆峰公...
ETF日报|7月收官!市场今日... 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31日),市场震荡调整,A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但沪深两市成交额1.94万亿...
ETF主力榜 | 纳指生物科技... 2025年7月31日,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SH)收跌0.17%,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
南向资金再现连续百亿净买入,关... 港股今日再度调整,南向资金净买入131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近3日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超百亿,为4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