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比亚迪取得的成绩咱们有目共睹,从国产二线跃居成为全球一线,比亚迪的崛起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代表。
比亚迪这家最初以电池业务起家的企业,凭借对核心技术的执着追求和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成功转型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
然而就在比亚迪拼尽全力造车,要将中国汽车卖向全球之际,这家中国汽车的出海招牌,却接连遭受到了莫须有的指控。
前段时间有人质疑它财务造假,有人揪着常压油箱不放,各种负面消息满天飞,就好像有几家友商约好了似的,集中火力向比亚迪发难。
现在比亚迪又再次遭受莫须有的指控,并且是接连两次遭受针对,这不禁让人产生了疑惑,究竟是谁想一心“扑灭”比亚迪这盏灯?
首先是比亚迪青训赞助陷舆论风波,比亚迪的长期主义善意遭遇情绪化误读。
7月10日,比亚迪宣布与中国知名青训组织“中国足球小将”达成合作,承诺资金将全部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
其实正常人看了这个合作,都会将其视为企业长期支持中国足球发展的务实行动,这也与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坚持技术深耕的理念一脉相承。
但就在合作公布仅8天后,各大社交平台突然掀起抵制国足赞助商的浪潮,随后“抵制比亚迪”的话题也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还有部分网友将企业赞助青训的长期投入曲解为蹭热度的营销行为。
事实上,“中国足球小将”组织作为民间青训标杆,已培养出多位国少队球员。
而且比亚迪的赞助完全脱离商业回报诉求,资金明确用于青少年基础培养,与成年国家队成绩无任何关联。
但就是这样一笔赞助,却将比亚迪推向了舆论风波,企业对社会的长期价值投资,瞬间被网络上大量碎片化信息简化为情绪靶子,受伤的何止是一家企业,还有万千足球小将的心。
其次是比亚迪天府机场事件真相,被剪辑成失控视频只为舆论围剿。
7月24日原本是比亚迪海洋网新车海狮06的发布会,但网络上却疯传一段比亚迪车辆在成都天府机场失控转圈的短视频。
这段视频中,司机因情绪激动绕圈行驶的画面被刻意剪辑,配上“刹车失灵”的煽动性解说,迅速点燃舆论。
但此时警方尚未发布调查结果,比亚迪官方也未正式回应,网络上却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失控、失灵、质量问题、技术缺陷等标签,甚至有账号很快就给出了故障分析,要说背后没组织我真不相信。
在海狮06的新车发布会直播间,更有大量“网友”涌入直播间刷屏“失控”,这场看似很随意的事件,如果将每个环节理清楚,就会明显感觉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波。
随着警方通报的发布,天府机场事件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警方的通报结果显示:事件系司机情绪失控,人为操作导致,车辆并无技术故障。
但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此时比亚迪在成都机场刹车失灵的标签早已深入人心,辟谣的声量远不及谣言铺天盖地的传播速度。
短短一周内,比亚迪遭受两次有意图的针对,无论是国足赞助风波还是成都天府事件,两起舆情均呈现高度相似的传播路径。
区域性媒体集中发声,网络大V与营销号统一给比亚迪打标签扣帽子,形成舆论共振,这种有节奏、有分工的信息扩散模式,更像一场针对比亚迪的刻意围剿。
比亚迪在风波中的坚守与不易,也是很多中国汽车当下所面临的舆论绞索。
从胖东来被网暴到比亚迪遭围剿,网络上总有人在试图吹灭优秀的中国企业,但今天随意抹黑一家拼尽全力做事的企业,明天就可能轮到任何一个努力向上的行业。
比亚迪作为一家飞速发展起来的中国车企,短短几年销量增长了数十倍,这样的扩张速度必然会让比亚迪存在着一些不完美,它或许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往深层次了说,即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是没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都可以理性讨论,而非不尊重事实。
比亚迪的遭遇便脱离了事实依据,比亚迪真金白银不图回报赞助足球青训,只为让中国足球能够像中国汽车一样,终有一天成长起来,却被污蔑成“蹭热度”的行为。
比亚迪汽车刹车正常、油门正常、技术安全,却因为司机的情绪化操作,就恶意将视频剪辑成技术缺陷、汽车失控,这种种一切行为,早已脱离正常的商业竞争。
在非常规的商战中,在我们可能无法阻止谣言的产生,但我们可以选择不二次传播,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我们或许改变不了别人心中的偏见,但我们可以选择看清自己眼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