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获悉,7月28日,时代智能首轮融资即将完成,投后估值将超百亿元,知名新能源产业资本和国有资本加持,资金或用于其滑板底盘项目车型量产落地,以及面向RoboX(无人化智能载具)等新型场景的新技术研发等。
资料显示,时代智能的全名为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是宁德时代旗下主营滑板底盘的子公司,其中宁德时代持有80.01%的股份,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创致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该公司9.9%的股份。
时代智能法定代表人和董事总经理为杨汉兵,此前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任职20余年,离职前担任舍弗勒大中华区汽车科技事业部总裁。此外,公司首席技术官蔡建永,曾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
时代智能在成立之初制定了“531”计划,即第一年组建团队并设定整体规划,第三年落地产品,从第五年起,每年为2-3家整车厂配套滑板底盘。去年4月,时代智能位于江西宜春的滑板底盘生产基地也正式投产。截至目前,时代智能已与北汽、江淮、阿维塔、哈啰、T3、百度、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等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滑板底盘囊括了一辆整车所需的驱动、制动、转向、电池等关键部件。相比于传统汽车底盘,其最大特点是车身上下分体,底盘实现独立的运动与控制。上下车身分体使得上车体和下车体(即底盘)能够平行开发,且同一款滑板底盘还能兼顾轿车、SUV、MPV等不同车型。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采访中称,滑板底盘将大幅降低新车型的开发成本,为电动汽车行业的新参与者敞开大门,显著降低一款车型盈利所需达到的销售量。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打造滑板底盘,有助于其与整车企业绑定得更深。
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采用电池底盘集成技术(CTC:Cell To Chassis),即在汽车底盘上直接安装电芯,不再使用电芯-模组-电池包,最后再组装到底盘上的传统模式。这项技术能够为电池安装提供更多空间。时代智能的产品规划是建立一套货架化的滑板底盘平台,供整车企业根据差异化的需求选取,并配套宁德时代不同类型的电池。车企可在12个月-18个月内借此开发一款新车型,所需付出的费用只有自行开发平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时代智能董事总经理杨汉兵此前表示,对于新势力造车而言,一款底盘平台动辄十数亿元的开发费用是其难以承受的,且从平台开发到整车落地通常耗时48个月。百年大型车企自有的底盘平台也无法面面俱到,滑板底盘则有望成为一个有力补充。
不过,滑板底盘在整车领域的推广仍存在困难,比如难以与整车企业建立信任。杨汉兵认为,传统整车企业可能需要调整思路,将滑板底盘这项新理念和新技术视为其底盘平台的补充。
【DT新材料】获悉,
【DT新材料】获悉,7月25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公司合并营收5.6万亿韩元(约290亿人民币),环比下降11.2%,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40亿韩元;营业利润为4922亿韩元(约25亿人民币),环比增长31.4%,营业利润率达8.8%。扣除4908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北美生产激励)后,时隔五个季度再度实现扭亏为盈。
关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客户在潜在的美国关税生效之前囤积电池,从而提前满足了需求。今年来,美国在掀起全球关税风暴,高额关税以及相关政策进一步限制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国市场份额,为日韩企业创造利好条件。
但随着10月1日政府高达7500美元的新车税收抵免即将终止,加之宏观经济压力上升,电动车市场正在面临一轮真实的压力测试。LG新能源是特斯拉、通用汽车和大众等汽车企业的上游电池供货商。其中,受特斯拉销量下滑影响,今年前5个月LG新能源的电池使用量同比减少13.3%,尤其是在欧洲市场。
另外,LG新能源表示,看好全球储能系统市场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项目和AI数据中心对储能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
此外,LG新能源将持续深化北美本土化布局,稳固自身领先地位。第二季度,LG新能源位于密歇根州的首座储能电池工厂已正式投产。未来,公司将灵活调整扩产计划,目标在今年底前将储能系统电池年产能提升至17GWh,力争到2026年底前在北美实现超30GWh年产能。
在欧洲,LG新能源将在波兰工厂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中低端电池产品,如高压中镍和磷酸铁锂电池。据悉,LG新能源将向奇瑞提供总规模8GWh的欧洲电动车型电池,这些电池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韩国大邱工厂开始生产。这也是韩国电池厂商首次与中国整车厂商签署圆柱电池供应合同。
目前,LG新能源是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但市场份额已从2023年的13.5%降至2024年的10.8%。今年前5个月,LG新能源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至10%,同比减少2.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