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接近两周后,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 i8于7月29日正式上市,并将于8月20日开始交付。
根据公司CEO李想在理想i8产品发布会上公布的价格,该车起售价32.18万元,较之前公布的35~40万元预计售价下限低了2.82万元,顶配版则较预计售价上限低了3.02万元。
按配置由低到高,理想i8提供Pro、Max和Ultra三个版本,与代表六座增程SUV的理想L8版本设置一致。起售价方面,i8前两个版本与L8相同,分别为32.18万元和34.98万元;Ultra版则低1万元,售价36.98万元起。
该车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三元锂5C超充电池和双腔空气悬架等。续航方面,搭载90.1度电池的Pro版CLTC综合续航里程670公里;Max和Ultra两个版本均搭载97.8度电池,CLTC综合续航均为720公里。
辅助驾驶方面,i8在硬件上与L8一致,包括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Pro版搭载地平线征程6M芯片、Max和Ultra均采用英伟达Thor-U芯片等。Pro版新增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OTA上车;Max和Ultra两个版本则搭载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记忆能力更强的VLA司机大模型,并于8月随理想i8交付。
与增程系列车型类似,理想i8仍主打家庭用车场景。李想此前在社交媒体上解释i8的定位时称,对于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以及“三代同堂”出行时,三排六座SUV均是刚需车型。他还认为,在智能纯电SUV领域,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并不多。
在内部空间上,理想i8的舱内有效长度达到3514毫米,分别较奔驰GLS和宝马X7多91毫米和213毫米。在目标群体上,除了存量新能源汽车用户,理想i8也瞄准了BBA等豪华品牌的“增换购”用户。李想透露,在购买35~40万价位理想汽车的车主中,“BBA用户比例经常超过50%”。
时隔一年多再战纯电市场,理想汽车的准备显然充分了许多,特别是在超充网络等基建层面。
截至目前,理想已累计建成3000座超充站并配备1.65万根超充桩,实现在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以及258座四线及以上城市的全连通。
不过,在“增程+纯电”日渐成为新能源车企主流发展策略的背景下,理想入局纯电后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加严峻。尤其是,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在销量规模上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同时,随着入局者增多,六座纯电SUV已衍生成为一个细分市场。除了同于7月底上市的乐道L90,随后登场的问界M7/M8纯电版和特斯拉Model Y L,由于在定位上与理想i8更接近,也必将是其主要竞争对手。
理想方面一直没有公开披露过今年的销量目标,这项指标更多见诸于媒体报道中。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7.9%至20.4万辆,其中二季度仅同比增长2.3%。
这意味着,理想要在下半年月均卖掉近5万辆新车,才能与去年全年超50万辆的交付量持平。若要实现增长,则需交付更多。
6月底,受公司销售体系调整影响,理想将二季度的交付指引下调至10.8万辆。最终,该季度实际交付新车11.1万辆,略高于下调后的交付指引,但较调整前仍低了至少1.2万辆。
由于二季度交付指引是理想在5月底公布的一季报中给出,彼时4月交付数据早已出炉,5月交付量也基本上确定,因此当时提供的指引更多反映的是公司对6月份的销售预期。
从6月份同比、环比双双下滑的交付数据来看,进一步反映出L系列“智能焕新版”车型在当月的销售表现未达公司预期。
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数据,进入7月以来公司基于上险量的周销量表现仍然不太乐观,已连续四周不到7500辆。
以此推算,理想7月的交付量大概率仍会在3万辆上方徘徊,能否接近或超过4万辆取决于本月最后几天的交付情况。而8月下旬交付的i8和9月上市的i6,可能会成为理想未来实现销量逆转的变量。